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为何
热衷于“假认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纵观我国近年企业发展史,不难发现,热衷于“假认证”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曾几何时,一个叫“牙防组”的机构走红中国,多家牙膏生产企业趋之若鹜,纷纷掏钱忙于认证,知名品牌佳洁士、两面针中药牙膏亦在其列;后媒体调查发现,全国“牙防组”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两张办公桌,办公室竟然设在学生宿舍。广受质疑的“牙防组”随即被撤销,并被查出违规收取认证费用数百万元。

  无独有偶,2009年5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废止374件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关于开展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通知》。但即便在如此背景下,格力电器逆其道而行之,将其于2006年获取的荣誉,掐头去尾打着“世界名牌”的牌子四处叫卖,最终被消费者多地起诉。

  而据记者了解,我国不少小企业乃至作坊,假冒认证标识的案件也并不罕见:如2012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质监局依法对寮步吉士奇食品厂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该厂生产的涉嫌冒用QS标志的产品数以千计。2012年2月,广东省潮州市质检局对蔡陇工业区一电器厂检查,现场查获该厂冒用丹麦“D”认证标志、芬兰“FI”认证标志等认证标志生产的产品近万件。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我们国家由于是行政主导的改革,因此,在标准制定和认证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关于标准制定的《标准化法》以及关于认证的部门规章,都是在行政主导的思维定势下制定的,不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乔新生表示,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经常使用这种方式争取消费者的青睐。但事实证明,市场问题仍然需要通过市场来解决,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必须树立诚实信用的经营理念;第二,必须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下功夫;第三,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事实证明,雕虫小技不可能做大做强企业。

  (伍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