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重组提升竞争力 日本五金企业跳出独家主义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立

  

  为了获得全球市场竞争力,富士工业技术与宫津制作所(总部:日本群马县大泉町)决定进行合并经营。虽然掌握着两家公司业绩上升关键的是增长显著的中国市场,但经营合并后,新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实现腾飞的发展战略目前还不明确。

  “对于中国市场的思维必须全面进行调整”。当就中国市场战略询问富士工业技术董事长兼社长丝川良平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既然在纯粹的成本竞争中无法取胜,那么就只有在中国厂商无法模仿的领域来求得活路。对于在海外的制造基地,丝川称,将不断强化现有的中国及印尼工厂。仅从这些公开发表的内容来看的话,看不出“全面进行调整”这种经营方针上的转变。

  展望整个模具业界,国际模协秘书长、金模机床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指出,在中国市场方面,跨国公司正从本公司基地进行制造的“独家主义”的框框中跳出,“充分利用”当地模具厂商的趋势正在抬头。例如,著名射出成型模具厂商——日本池上模具工业正在使该公司选择的中国模具厂商实现网络化,以加速构筑起可廉价采购到射出成型模具的体制。这一战略与模具用户希望在当地采购模具的意愿相吻合。另外,部分用户甚至有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使用模具的采购基地的意向。

  当然,这是出现在与汽车用冲压模具不同的领域的现象,长期而言这种做法是否是一项正确的战略还是个未知数。虽说如此,但用户无疑都希望采购到便宜的模具。

  富士工业技术与宫津制作所的经营合并将会给其他业界也带来巨大影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本企业再生支援机构进行注资的理由是“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产业,进行一次业界重组模式的尝试”。

  “多家日本国内厂商相互争夺不断缩小的日本国内市场。这种格局不仅限于汽车用冲压模具,在其他许多行业也都能看得到”。罗百辉表示,在市场日益全球化、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不断成为竞争对手的背景下,如果日本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内耗下去的话,日本制造业的根基将被动摇,这种危机感就是促成此次经营合并的背景。

  通过日本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本制造业整体不断成长,这种时代曾经存在过。然而,在全球化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当代,日本企业间的竞争带来的效果变得有限,甚至可以说,其弊端反而越来越突出。今后,日本制造业要想在世界上发挥影响力,在多个行业都会不断出现“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