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移动茶馆:外卖茶水也外卖服务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由于热爱茶文化,从上海回沈阳创业的迟玉全决定做一个与茶有关的生意。在沈阳的茶叶市场考察了3个月,她发现缺乏一种相对廉价优质的茶馆模式,于是她开创了自己的移动茶馆,并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行走的茶。这是一种专业提供中国茶外包的商业模式,省了高额的租金和庞杂的管理,只要与一些客户建立需求信息,随时就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茶馆式的服务,同时可提供茶艺培训和旅行茶具外卖等服务,颇受一些中小公司和时尚白领的欢迎。

  希望茶能够像咖啡一样外卖

  记者见到迟玉全时,她正在为客户准备下午茶外卖,而一年前,迟玉全还优雅地坐在上海的写字间里处理文件。她告诉记者,每到下午3点,她会习惯性地叫下午茶外卖,但是送餐的人总会告诉她“只有咖啡和西点,没有中国茶”。她总会无奈地选择咖啡,不过,与此同时她总在想:茶为什么不能像咖啡那样外卖呢?

  迟玉全是地道的东北人,在上海漂了几年,就想回沈阳创业,在对沈阳茶叶市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这一想法再次出现在脑海。于是,她就有了一个灵感:做个移动茶馆,让很多和她有着一样困扰的办公室白领在下午茶时光能喝到真正的中国茶。她将自己的移动茶馆,起名为“行走的茶”,专门为一些中小公司提供会议茶水和写字间的下午茶。

  熬半年才接到第一单生意

  这种新型生意并不好做,迟玉全告诉记者,她的移动茶馆开业后,熬了半年,才有了第一单生意,其间,她多次想到了放弃。据了解,迟玉全最初就是一个写字间一个写字间地发传单,拜访各种中小公司客户。但是大家都认为中国茶喝起来太麻烦,不太相信她的外包服务模式。

  对于公司客户,她的模式就是利用轻便型旅游茶具,比如电木做的茶海等,到现场亲自泡地道的中国茶。她坚持着茶道传统,并不是完全简约化的包装。尤其在一些小规模会议中,这种服务还是有品位的。至于下午茶这块,只能采取轻便包装了,不仅提供红茶、花茶,还有上好的台湾高山茶,根据茶叶等级确定价位。一杯普通红茶价格仅为3元钱,还带一块台湾茶点,价格并不贵。如果是顶级的台湾茶,一杯收费也仅在10元钱左右,附带两块点心。

  对于这样的定价,迟玉全表示,根本就不怎么赚钱,主要目的是推广这种商业模式。苦心人,天不负。她终于在业务推出半年后,获得了某公司的50人会议订单。虽然最终这个单子只赚了200元,但是她心里还是乐开了花,在创业的路上也走得更加坚定了。

  营销秘籍:

  利用新媒体营销打知名度

  现在生意逐渐步入稳步增长期,迟玉全总结认为,在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营销上,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比如开设专业微博、博客,利用微信来宣传自己的店面及经营模式。她就发起过一个“移动茶馆”的微信活动,引起了热爱茶文化的朋友的广泛关注。在大家还都在到处拉微信关注的时候,她的“移动茶馆”推出的则是以“过关问答”形式的互动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定义回复功能,这种活动方式用任何一个官方账号都可以发起,能够极大地活跃粉丝,使品牌得到传播。

  她说自己其实是剑走偏锋,传统茶馆都是打高端市场,她却打了中低端市场,让茶真正成为大众饮品。

  借茶文化传播换来美誉度

  迟玉全在经营方面还有独特的心得,她坚持认为,在这种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模式中,创新很重要,而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创新上。现在各个茶艺馆的服务大同小异,可是顾客不希望自己喜欢的茶艺馆的服务一成不变,他们希望茶艺与服务不断创新。因此,茶艺馆要根据消费心理及顾客需求的变化,有效利用自己的资源,加强产品创新,适时推出新的服务产品,以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提高茶艺馆的市场竞争能力。所以,她定期在微博中开设很多免费茶艺课程,并且还在自己的实体店里也开设了这样的课程。这些课程虽然都是免费的,但靠这种方式聚集了很多真正爱茶的人,自然生意也不愁不好做了。

  风险提示:

  大众茶生意最好能扩大规模

  创业辅导专家黄禹涵针对这种经营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提示:

  1、如果不热爱茶,不了解茶,不要涉足这种偏门的生意。

  2、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拉资金很重要。这种立足于大众的茶生意一定要有规模,比如开设连锁模式。

  3、建设一个好的团队,这是事业做大的基础。

  (摘自《时代商报》 王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