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组稿件采写 李倩 夏毅 吴佳丽
欧债危机下,全球经济疲软,对外贸企业来说,开拓新兴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10月17日-18日,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杭州举行。本次高峰会的主题是“加快转型升级,共迎跨越发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企业、400余名外国企业家和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450余家企业、近700名中国企业家参加了本次峰会。
为期两天的高峰会上,中拉企业家就扩大投资、提高贸易附加值、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智能城市、服务贸易、自然资源、中小企业成长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双方企业家还进行了1200余场对口洽谈,涉及农业、建材、加工制造、服务业、汽车、能源等行业。
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的“合作”之声
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17日在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召开。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旨在关注国际经贸发展趋势,本届高峰会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企业、400余名外国企业家和来自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450余家企业、近700名企业家参加了本次峰会。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开幕式上表示,中拉经贸合作前景远大,中国企业应关注拉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顺势而动,抓住商机,在拉美这个拥有5.6亿人口和5.6万亿美元GDP的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将有助于拉美扩大出口。“未来5年中国进口的总规模可能超过10万亿美元。希望拉美企业深入研究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把适销对路的拉美产品介绍到中国,适时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对华出口。”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说。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往来历史渊源悠久,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双方仅用7年和4年的时间就使双边贸易额分别超过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拉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40亿美元。
在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看来,中国和拉美还应不断丰富合作领域,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中拉服务贸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他以中国为例,服务贸易仅占贸易总额的10%,“中拉在金融服务、旅游、文化、软件开发等服务贸易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还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拉合作具有的战略意义。中国和拉美可以就吸引外资、振兴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化、发展私营经济等方面交流、借鉴彼此成功经验,有助于双方实现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旨在关注国际经贸发展趋势,本届高峰会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企业、400余名外国企业家和来自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450余家企业、近700名企业家参加了本次峰会。
【相关链接】
与会者声音
Jose Antonio do Prado Fay(巴西食品公司首席执行官):实际上中国是一个很大的食品采购国,在巴西6%的大豆都是中国采购的。中国在不断从巴西进口一些必须品,所以我们也想参与到整个进程过程当中。我们想寻求这样一些合作伙伴,不仅仅能够建立起在中国运作的基础,想为这个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希望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进入到中国市场,在中国生产我们的产品。
Jane Perlez(《纽约时报》北京首席记者):现在正是中拉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制造业就是中拉彼此联系的纽带。现在已有拉丁美洲企业走进中国,中国企业走进拉丁美洲直接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Steve Crowell(阿根廷Pluspetol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结交任何的关系,不仅仅是在商品贸易上面,互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哥伦比亚开展了相关业务,结交的第一批合作伙伴就有不少来自一些中国的企业。因为彼此信任,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
马健荣(联想集团总监):拉美人民对生活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中国人来说,挣钱可以买更多的房子,所以中国人的生产态度就是挣钱。而拉美人,他们口袋里可能只有30美元,但可能就会想今天我就休息,就不想工作了。这样对于企业发展不好,这就是企业对拉美投资可能会有的问题。
中国 — 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发表《杭州宣言》
17日,在杭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举行圆桌会议上,21家中国中央及地方贸促机构代表与来自26个国家的58家拉美商协会、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及泛美开发银行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经过沟通交流,与会代表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国—拉美贸促机构杭州宣言》,宣布将努力谋求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会议上还正式成立了中拉企业家理事会。
“如何深化中拉贸易和投资关系,如何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投资关系,以及更加成熟、更加繁荣、更加持续化的关系,是我们需要在圆桌会议上探讨并解决的问题。”泛美开发银行贸易和投资部长奥贝尔蒂在会议上说。
圆桌会议上,各方代表回顾了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不断发展的历程,交流了各自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经验,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以经贸合作为重点,拓展中拉共同利益,展望了中拉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美好明天。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和拉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持续发展,会议发表《中国—拉美贸促机构杭州宣言》。《杭州宣言》中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加深,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中国和拉美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希望,蓬勃向上。与会的中拉贸易促进机构共商协会,将为认同双方工商界繁荣和发展的积极力量,并愿意继续从中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肩负起推动中拉贸易投资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与会贸促机构及商协会代表一致认为,中拉合作潜力巨大,努力谋求建立互利共赢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工商界和企业界。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愿为此做出积极贡献。
《杭州宣言》积极欢迎和高度评价中方于今年6月提出的关于建立中国拉丁美洲合作论坛的建议,相信其必将进一步推进中拉总体合作,在新的高度推动经贸合作领域的健康长足发展,有利于中拉工商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本次圆桌会议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部发起并成立“中国拉美企业家理事会”,该理事会为非营利性的,将在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框架下,以多种方式加强中国与拉美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推动中国与拉美国家工商协会之间的交流,促进双方工商界在贸易、投资、技术转让、服务业、工业等领域开展合作与商务活动。
会上,杭州市贸促会还与阿根廷—中国生产、工业和贸易商会,墨西哥外贸、投资和技术企业委员会,乌拉圭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等14家拉美地区商协会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杭州和拉美地区的商务交流,包括贸易、投资和合作。
《杭州宣言》的发表,也标志着杭州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拉美企业投资协作赢未来
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每年都会有一艘大帆船,顺着北太平洋上的“黑潮”东行,不远万余海里,最后抵达墨西哥。船上装载的正是从江浙一带运来的生丝和丝绸产品。大帆船在墨西哥稍作停留之后,又会装上产自拉美的玉米、土豆、番茄等农产品驶回中国。
400多年后的今天,凭借着现代的交通工具,拉美与中国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早就不可同日而语。2012年10月17日-18日,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杭州举行,1000多位企业家从拉美各国及浙江等省市赶来,试图在这里寻找到更深入的投资机会。
深入投资机遇,共盼
早上8点50分,离峰会开幕还差十分钟。王羽亮最后一次检查了自己在会场上的展厅,确认每一条蚕丝被都摆在了正确的位置,足够数量的企业宣传册是否准备就绪。“我们一直在做拉美地区的贸易,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能让这种贸易往来更深入。”王羽亮的疑惑,也正是大部分浙商的心声。
实际上,不仅仅是来自中国的商人,拉美企业家也早已发出“我们需要更多元化投资”的声音。
泛美开发银行行长莫雷诺大概是当天最忙碌的人。要参加几场关于中拉之间如何改善双边贸易结构、如何促进中拉股权投资话题的讨论,不时还有中拉两地的企业家前来讨教投资的细节问题。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谈到投资机会,莫雷诺显得有些兴奋,“拉丁美洲每年的年均增长率在未来十年将会达到4.8%,这就意味着在拉丁美洲有5亿人口的生活水平有进一步提升。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大幅度提高我们生产率,而这也需要大量投资。”
金融联手实体,共赢
在拉美以及加勒比地区的金融体系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是不是要来支持实体经济,来处理我们面临的挑战?目前所面临的金融方面问题该怎样解决?一上台,泛美开发银行结构和企业融资部主任Hans Schulz就抛出了一连串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的确,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想要“走出去”,除了有自己的战略实力外,还需要一套完善的金融服务方案支持。
而中国和拉美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仍然落后于北美和西欧的发达国家。中拉双方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双向合作对增进双边贸易与投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信银行与西班牙对外银行正在尝试共同协作,为中国与拉美经贸合作提供服务与支持。“比如温州冠盛汽配进出口公司通过我们这个项目,已经累计办理跨境融资1000万元以上。”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中信银行,近年来,瞄上拉美市场的银行日益增多。从第一届中国拉美企业峰会举办以来,国开行在拉丁美洲的投资额已经达到500亿美元。
不过,专家们提醒各位为新机遇头脑发热的商人们:投资拉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例如: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拉美国家采取了适宜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这对于稳定就业、投资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却积累了市场风险;同时,拉美国家作为市场经济转型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法律政策不完备所带来的政策法律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整体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弱;此外,由于拉美地区和国内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企业还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
中国经济转型为拉美提供机遇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平在17-18日于杭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简单依靠出口低附加值工业品和工业原料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中拉都面临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本次高峰会以“加快转型升级、共迎跨越发展”为主题,在谈到如何解读此届峰会新主题时,于平表示,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传统发达经济体需求不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中国和拉美各国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于平说,中拉贸易结构面临转型升级。中国正在扩大内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差异化明显,为拉美提供了扩大出口的难得机遇。扩大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将改善中拉贸易结构,促进拉美国家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希望拉美国家顺势而上,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支持政策,相信随着更多中国企业在拉投资设厂,拉美各国制造业规模和水平都将得到显著提高。”于平说。
对于近期出现的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于平认为:“拉美国家的贸易总量不小,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可以理解。”中国工商界希望这些分歧能通过友好协商得到妥善解决,不要影响双方经贸发展的良好势头。从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采取具体措施,使得中国投资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影响。
在谈到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对中拉经贸关系的促进作用时,于平指出,中拉高峰会已成为中国和拉美加勒比经贸界年度会议机制,有效促进了中拉经贸合作及总体关系。高峰会机制已被列入中国对拉美加勒比白皮书,其重要意义为中拉各国政府高度肯定。峰会举办以来,已有1500多家中国企业和近30个拉美加勒比国家代表参与过峰会。
于平最后说,拉美地区国家多,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政局稳定,对华友好,这都是重要的优势条件。今年来,中国同拉美经贸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和良好效果,都是中国工商界同拉美工商界开展合作的有利条件。拉美不少国家市场空间大,对中国产品扩大在拉美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办厂都很有吸引力。
中国—拉美
企业家高峰会现场商机涌动
对口洽谈会是整个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中最吸引企业家眼球的,不少外贸企业都希望通过会议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峰会第一天,一共有500多家中国企业参加了洽谈会,成交金额达到了1000万美金,其中约100家是杭州本地企业。”这是来自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现场的数据,在1200余场中拉企业对口洽谈会现场,不少中国外贸企业都找到了意向客户。
浙江梦巴星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销售进口食品的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虞国敏说,他们对拉美地区的肉制品、水果、牛奶饮料、罐头食品等都很感兴趣,这次为了能和尽可能多的拉美企业进行洽谈,公司提前一天就和拉美企业约时间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和20多家拉美食品企业进行了洽谈,其中有5家拉美企业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合作可能性很大。”虞国敏表示,高峰会用直接交流的形式为中拉企业创造了合作的机会,让中国的外贸企业受益匪浅。
杭州数豪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服装为主的外贸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金剑锋对这次洽谈会的结果也非常满意。“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效果好得出人意料。”金剑锋激动地说,“一家秘鲁的公司计划要来中国设立办事处,看了我们的服装图片后,对公司的产品很感兴趣,近期还打算来我们公司考察,还有一家萨尔瓦多的公司对我们的春夏装非常感兴趣,合作的可能性也很大。”同时金剑锋强调,公司本身在拉美就有一定的业务量,这次通过高峰会对拉美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今后开发拉美市场的帮助非常大。
除了企业之间的对口洽谈,高峰会还安排了中国各地区和拉美国家的贸促机构的圆桌会议。会上透露,明年的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将落户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这次的高峰会对宣传杭州、展示杭州,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下一届峰会的主办方还表示会将杭州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哥斯达黎加,同时,高峰会为中拉美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对接平台。”圆桌会议的主持人杭州市贸促会会长蒋建安表示,中国与拉美各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而贸促机构是国际经济交流合作重要渠道,贸促机构之间应当进一步沟通渠道,密切合作。
会议现场还发布了《中国拉美贸促机构杭州宣言》,宣言指出:中拉贸促机构和商协会一致认为中拉合作潜力巨大,应努力谋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作为促进中拉经贸关系的重要渠道,将继续聚焦当前中拉经贸合作潮流和热点;中国拉美贸促机构圆桌会议每年会定期召开,成为中国与拉美各国贸易机构和商协会组织间的重要沟通平台;新成立的“中国拉美企业家理事会”将以多种方式加强中国与拉美各国的经济、贸易与投资往来。此外,杭州市贸促会还与阿根廷-中国生产、工业和贸易商会,墨西哥外贸、投资和技术企业委员会,乌拉圭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等14家拉美地区商协会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杭州和拉美地区的商务交流,包括贸易、投资和合作。
本次洽谈会共有130多家拉美企业参加,涉及的行业包括农业、加工制造、能源、建材、服务、电信、纺织、化工、食品、矿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