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丰
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主要提供者的金融机构,着力从机制建设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开发信贷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央银行开始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金融机构在扩大贷款、银行承兑、贴现等传统信贷产品的同时,推广贸易融资、商品融资、保理、保函、信用证等信贷品种,使中小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信贷产品,满足融资需要。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问题依然突出。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改善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重要性,必须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改善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应尽快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法可依,引导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规范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中小企业要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中小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化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素;对集体中小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完备的内部监控体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树立良好信用形象。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依靠民间资本参股的小型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聚集更多社会闲散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集中资金支持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诚信度不够。要通过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政府及公众的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一种资源挖掘和培养,作为一种品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信用在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中的优势与约束作用。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地方政府应建立担保资金财政预算补充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专款用于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弥补资本金损失。要优化中小企业奖励办法,鼓励中小企业将奖励资金转为担保公司股金,动员中小企业参股担保公司。银行监管部门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担保金损失分担应制定合适的比例,制定担保资本金放大数倍、资本金托管的可行性操作办法,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中的“孵化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