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落实企业文化管理 持续提升企业价值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这种普遍共识下,许多企业都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但却出现了企业文化只停留在建设层面就止步不前的现象,企业文化没有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对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意义不大,而要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就必须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变,因此,本文就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变进行初步探讨。

  □ 胡 燕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在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曾大胆预言,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树立与企业目标一致的个人奋斗目标,并在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完善的管理机制等企业大环境下,身心愉悦地努力工作,积极创造,和谐共进,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但容易陷入只长期热衷于企业文化的“面子”工作的误区,不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难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变。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是要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最终实现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目的。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为何要向文化管理转变,又该如何落实企业文化管理呢?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向文化管理转变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对自身文化的梳理、继承、扬弃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各种会议、宣传标语、先进典型、权威宣讲、文体活动等方式,树立并深化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宣贯企业文化价值观等,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而企业文化管理是指企业文化的梳理、凝练、深植和提升,它涵盖了企业文化建设,其本质就是企业个性的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比,企业文化管理重落实轻口号,重执行轻宣贯,它将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管理当中,为企业管理服务,强调文化与企业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品牌信仰等的匹配,并充分考察企业及其内部各群体的团队氛围以及领导胜任能力。它依靠文化的力量建立一套促进企业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文化体系,并使该体系贯穿、融合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方方面面,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规范员工行为,鼓励积极创新,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展推动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最终是为了战略落地,如果单纯起草一本文化手册、一套制度性文件,或是喊几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只会让企业文化漂浮在企业管理的表面,虚而不实,华而无用,对真正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推动文化管理,鲜明地用企业文化管理涵盖和替代企业文化建设,从重视企业文化的一般表现和贯彻,转移到文化的变革深植,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

  

  如何落实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需要站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将企业文化按战略或结构性整合的要求,演绎出一套基本的价值理念、系统的做事原则和员工行为规范,持续指导企业成员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应有作用,自觉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贡献力量。落实企业文化管理要注重推行的层次性,自上而下延伸,坚持引导和培训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以文化引导人、培育人,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并通过评估持续改进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应自上而下阶梯式延伸。企业文化管理不能停留在某个层面或只集中体现在某个方面,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管理经营,自上而下阶梯式延伸到每个部门和岗位,渗透到整个企业,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管理实效。管理是一门艺术,而领导者是把握和运用这门艺术的首要角色,因此,企业文化管理要落实到位,首先需要领导者做好自我管理,身体力行,率先示范,发挥推动力。领导者需重点关注自身的管理行为,以实际行动让员工切实感受到领导者的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是一致的,通过示范带头,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管理中来,并使其逐渐将执行企业文化管理变成自觉行为。同时,领导者还要亲自参与企业文化管理落地工作,体现重视程度,使员工认真对待企业文化管理,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企业文化管理除发挥领导者的带头模范作用外,还应设置专门的企业文化管理职能机构,形成强有力的核心力量,统筹安排和整体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同时,各部门也要安排相应的企业文化管理工作者,带动部门成员树立企业文化管理理念,遵守行为规范,落实各项要求,主动参与企业文化管理,从而构建企业、部门、岗位三级文化体系。

  坚持培训与引导相结合,企业文化管理循序渐进。企业文化管理推行之初,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这就首先要通过培训帮助员工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等内容,进而引导员工采取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培训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或员工,设计不同的培训目标与计划。如:对高层管理者重点培训企业文化与领导艺术、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等内容,对中层管理者重点培训企业文化与领导、管理技能等,而对基层员工要重点培训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企业文化制度、员工行为守则等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层级人员都能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较好地运用和落实企业文化管理。

  其次,要发挥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管理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循序渐进,这就离不开一部分人甘为人先,勇挑重担,做落实企业文化管理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引导身边的同事认同企业的文化理念并付诸实践。这些先行者和倡导者最好来自不同阶层或不同部门,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言行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使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相互传播,提高文化管理信服力,最终营造人人共同自觉运用文化管理理念指导工作的良好氛围。

  注重以人为本,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行为转化力。在人才是重要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文化管理不同于着重依靠制度直接管理人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着重管理人的观念,重视企业人文精神的塑造。员工与企业之间不再是纯粹的被雇佣与雇佣的关系,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情感需求、潜能发挥和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协调。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成败,因此,企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并听取意见,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并努力为员工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体现“以人为本”,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员工自觉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转化为个人工作理念,使他们在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下,树立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充满激情地努力工作,不管是常态下还是紧急关头,都能够心系企业,团结一心谋发展。

  在传承与创新中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的成长史息息相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管理。可见,企业文化管理并非也不能从零开始,而应吸取历史积淀下来的企业文化管理精髓并继续传承,保持企业文化管理本色,但又要顺应形势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把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改革和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相结合,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提炼和培育具有时代气息和具有特色的经营战略、宗旨和理念,将熔铸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使企业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创新,既保持个性本色又吸取外来优秀因子,使企业文化管理更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从而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潜力。

  以评估为手段持续改进企业文化管理。评估是避免文化虚化,确保企业文化管理落实到位且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重点对管理行为一致性和管理效能进行评估,即评估目前所采取的管理行为是否与文化理念一致,以此判定企业是否拥有符合文化的管理环境,这种管理环境能否引导和固化员工的行为。如果存在管理行为与文化理念不一致,则要想办法及时纠正管理行为。重点关注符合文化要求的管理行为中,哪些改善了业绩且能够支撑战略的发展,如果没有或不能,则考虑如何改进。总言之,这种评估是以管理行为为纽带,将文化与战略紧密相连,重点关注企业文化管理落实情况,产生的成效,是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等内容,为企业文化管理诊脉,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最终使企业文化切实融入到管理中,推动企业战略。

  落实企业文化管理,持续提升企业价值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只纯粹地建设企业文化,而更应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变,让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管理实践,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深层动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东南雄市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