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艳阳,清风习习。连续数日阴雨之后的成都,呈现一番格外的清新与爽朗。
在花红柳绿的万贯国际五金机电配送大市场接待中心,清澈透底的池水上,一只黑天鹅和一只白天鹅正优雅地抒理着身上的羽毛。
9月28日下午,在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参观考察万贯国际五金机电配送大市场之际,本报记者就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以及亚太五金机电行业的发展状况,采访了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部分负责人。
志同道合 共同发展
——访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名誉主席吴石川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吴老,9月27日在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时,你当时十分激动,讲话时甚至有些情不自禁。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当时你的心情?
吴石川:我今年83岁了,能够看到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实在是一件幸事。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不仅是中国人在五金机电行业方面的一件盛事,还是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五金机电行业的盛事。以我的年龄,能够看到这样的盛事就在眼前,特别是自己还亲自为它做出过一点工作,所以更是高兴的。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上世纪90年代的国内五金流通体制“线断网破”,竞争无序,信息不灵、技术不高、后劲不足、维权乏力,处于低层次混战、高端失守和自生自灭的状态。你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企业家,在各级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此次成立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想法呢?
吴石川:那是自然。我常常讲,人要有家。行业也要有家。地区、行业都有商会或协会。亚太这个更大区域的地区,也应当有一个家。这就是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成立的意义。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如何更广范地发展成员?
吴石川:从目前来讲,现在这个联合会的成员还有限,但相信要不了多久,会有更多亚太地区的成员国与地区的加入。全球已经步入地球村,所以,五金机电行业也是一样。这是必然趋势。当然,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自身的运作也很重要,它必须把服务于会员的工作落到实处。
精诚合作 共谋发展
——访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第一届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负责人劳健斌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劳会长,你如何看待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成立的意义?
劳健斌: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是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有效运作之后成立的。万贯集团做了不少促进作用。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作为五金行业领域的民间组织,跨越国界,谋求多赢,合作与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而共同努力。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倾注了全体亚太五金同仁的希望,也寄托了五金人“精诚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我们新创办了一份《中国五金机电》周刊,希望你能对这份周刊提一些建议、想法和意见。
劳健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过去一直和《经理日报》有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此次《经理日报》创办《中国五金机电》周刊,既体现了报社管理者的胆识,也深得五金机电行内人士的赞同。五金机电是一个大行业,《经理日报》的《中国五金机电》周刊正是抓住了这个行业的特点而锐意发展。当然,这个行业也是十分精细的,所以也希望《中国五金机电》周刊能够在将来办得更加“精细”,更加贴近行业,全力服务于行业的大发展。
货尽其流 金汇成都
——访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副会长、台湾五金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陈森茂、台湾手工具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健国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陈老,你作为台湾五金行业的领军人物,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行业,我们很希望你能为我们的周刊提一些想法与建议。
陈森茂:昨天在成立大会上就看过《中国五金机电》周刊。这个报纸在版式上办得大气,内容也很不错。我要把它带到台湾去,让同行们都看看。我们将来可以多交流,多合作。
行业要有行业的载体,这是必然的。《中国五金机电》周刊既然作为行业的载体,就希望它将来能贴近于行业。这对行业有益,对载体也有益。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你如何看待作为一个民间组织的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作为?
陈森茂:经济上的事,不是政府都能包揽的。民间组织有自身的作为。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将来旨在于服务整个亚太地区的五金行业,所以我们以后的目标是把工作做细,真正让企业、商家得利。一句话,就是多做一些实事。比如,为万贯国际五金机电配送大市场引入马来西亚馆,我们就起了不少的积极作用。引荐、合作、交流,这些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古人说得好,货尽其流。我们今天所做的事,就是这一点。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你认为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五金机电行业有多大的差异?
陈森茂:台湾有不少知名的电子加工业。但是,整体而言,台湾的五金机电行业,起码在规模上,是不及祖国大陆的。所以双方的交流与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林总,我们见到你为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大会贺庆的题词是“金汇成都”四个大字,这很有意义。
林健国:此次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是亚太地区五金行业的一件大事。但它在成都成立,所以,更是成都五金行业的大事。亚太地区的五金巨头汇聚成都,也是财富汇成都。
双节临门 共赢市场
——访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副会长陈清华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陈总,这次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在成都成立,这其中少不了万贯集团的大力推动作用。联合会的负责人,也多次高度赞扬万贯集团的作为。你作为万贯集团的董事长,更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吧?
陈清华:只要是对行业的发展是有益的,我们都愿意做一些实事。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根本还是行业的需求,是亚太地区五金机电行业的发展所需。这其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台湾五金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菲律宾铁商公会、马来西亚五金机械建材总商会、台湾手工具工业同业公会、香港五金商业总会、新加坡五金机械公会及其负责人,都对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等等。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成立之时,正是中国西部五金博览会举行之时。在金府路的机电城,彩旗飘飘,可见成都的五金商家的热情度。
陈清华:确实,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成立,以及中国西部五金博览会的举行,都恰逢此时。对于四川的五金商家来说,可谓双节临门。市场的效应,也更凸显了出来。
《中国五金机电》周刊:陈总,我们新创设的《中国五金机电》周刊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成都以至全国的五金机电行业,也望得到你和全国同行的建议和支持。
陈清华:《中国五金机电》周刊做的专题比较深入,有自己的想法。多作一些市场调研,从细微处入手,就会更有益于和市场打成一片。媒体若是做到了这点,也就赢得了市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