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屹立百年不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健康的“中国式人际关系网”;令人头疼的地沟油事件可以利用健康社会网的重建来配合法律制裁,实现行业监督、消除无道德底线的行为;城市规划中运用巧实力,用文化赚钱可以令房价涨五倍……近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社会网研究专家罗家德在南京举办的太湖论坛上趣谈中国式关系网与赚钱之间的巧妙联系,令与会者大感有趣。
健康的“中国式关系网”
助推硅谷强大
提到拉关系、讲人情,在我们理解多为贬义,但罗家德说,硅谷之所以能在世界经济中独占鳌头,恰恰是因为活学活用并且用好了中国式关系网,这种强健的复杂网系统吸引了类似于Facebook这样的一大批优秀公司来此创业。
硅谷里有很多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硅谷的别墅很密集,院子很小,一家连着一家,下了班之后不同公司的人会一起喝酒、吃饭、互相交往,大家都是做高科技的,交谈的话题也往往是高科技最新的发展。
所以硅谷就有这种独特的复杂社会网,每一个人都扮演多重的角色,平常是朋友,上课是老师,下课一起投资一家公司变成老板,周末的时候老板很多朋友到家里来,发现你这家公司很棒,于是又加入进来变成投资人,这种关系高度重叠,最后形成了各种各样出色的公司,也为硅谷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这种复杂的关系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非常稳健,不会因为一家公司的倒闭而陷入危机,硅谷有180家风投公司,两个百亿万以上的企业,3209家职介所,有非常好的投资氛围,可以轻松得到你需要的资源和财富机会。
“接地气”设计旧城区
让房价涨五倍
罗家德说,中国从南到北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可是现在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搞得一模一样,很容易失去自己原有的特色文化。而最好的办法是在城建规划过程中使用巧实力,可以保留社区原来的文化基因,然后让设计师来与原居民进行交流,建成富有当地特色的群居建筑。比如北台湾最有味道的古镇聚落三峡老街,当年整建时就是先把一条老街上的居民聚在一起形成合作社,互相讨论将来怎么办,然后等到产生了共识之后,家家户户自己跟设计师商量怎么改建他们的房子,统一风格的同时具有了个别的个性,那些家庭是两代三代在那儿做生意,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己的招牌和特色,然后再加上自己设计的房屋的造型,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就变成老台北生活展示区,最后这个地方房价涨了5倍。
现在城市建设中还有个毛病,就是请国际大师来设计建筑,或者做城市规划,这些建筑往往很时髦,但是缺少“地气”。大牌设计师规划师有理念、有创造力,但是他眼里可能只有建筑,没有人,语言的不通也很难让他理解各地复杂的中国文化元素,而真正居住的地方应该要“接地气”,要与当地居民协商,了解居住者需求,一个小设计师设计出的东西也许造型不那么完美,但因为“接地气”,可能更符合人的需要也更能吸引人。
日本地沟油
曾把台湾人害苦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台湾曾发生过“日本地沟油”事件,日本和中国台湾的无良厂商相勾结,日本厂商提供地沟油,中国台湾商家用其加工食品出售。日本的食品法规严格,所以日本商家在本国无处下手,就把地沟油送到中国台湾去牟利。罗家德回忆说,当时台湾的地沟油为了看上去很新,就用氯漂,那个地沟油不是像现在内地一些不良商家用在餐饮业,而是包装成高档的色拉油放到超市中卖,干净到比新油还漂亮,但是留下了很多有毒物质,吃完皮肤红一块,绿一块,黑一块,十年消不掉,排毒非常慢,罗家德小时候吃这个背上长了一块块东西。不过后来由于日本严令禁止并给这些垃圾油找到了更好更贵的出路——做垃圾车燃油,最终地沟油才消失。
罗家德说,解决“地沟油”或者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问题,除了强健的法律系统约束和科技创新,健康社会网也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我们可以靠职业团体的相互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找到社会伦理,改变没有底线的状态。行业自律、消费者监督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