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萧山鞋类出口逆势上扬增长近一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洪科 黄林波 戴尚东

  

  外贸寒冬之下,萧山鞋类出口逆势上扬,出口额同比增长近一倍。据萧山日报报道,1—7月,萧山区鞋类出口5567万美元,同比增长92.8%。

  在浦阳,有180来家鞋企,大概占到萧山鞋企的80%左右,浦阳的麻编工艺鞋的产量更是占到全国90%以上。浦阳的工艺鞋行业协会制定了行业联盟标准,为会员企业提供质量标准,今年该协会又在起草国家的麻编工艺鞋行业标准。

  麻编工艺鞋一般只适合夏季穿,像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就是麻编工艺鞋的生产淡季了。然而如今,记者走进浦阳的几家的工艺鞋,车间里的生产却是一片火热。往年的淡季,现在一点都不淡。

  来到杭州杉友鞋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正在加紧生产一批短靴,准备销往英国。该公司的老总王江林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开始转型升级,从原先单纯做麻编工艺鞋到现在多元化生产,在淡季的时候生产其他季节可穿的时装鞋。”

  浦阳的鞋企纷纷打破单一品种的生产模式,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在继续生产传统工艺麻底鞋的同时,通过绣花、钉珠等方式开发生产时装鞋,从而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生产之路,企业也从过去淡季的“吃不饱”到现在的“吃不完”。就像王江林说的:“我们企业现在订单饱满,订单已经到了今年9月份,而10月、11月的订单,客户也已经在陆续下了。”

  以前鞋子出口都要依赖外贸公司。“原本通过另外的外贸公司,低价格的鞋子赢利只有0.5元—1元,价格高点的鞋子赢利也只有2—3元,利润非常低。”同时作为浦阳工艺鞋协会会长的王江林告诉记者,过现在通过自己成立外贸公司,利润明显增加了。以2万双的一个订单为例,如果外商给出的价格是22元每双,但是由外贸公司下单,就只有20元一双,这2元一双的利润让外贸公司给赚走了。如果一双鞋子的出口退税是2元钱,那么,每双鞋子企业就少赚4元钱。鞋企自己成立外贸公司后,这笔钱能由自己赚取。有了自己的外贸公司,浦阳的一些鞋企有了更稳定的大客户。

  此外,萧山的麻编工艺鞋正寻求其他更多的出路,目前正积极酝酿自主品牌,改变多年来一直“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