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化企“跨界”金融领域多元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罗阿华

  

  自去年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面临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增长趋缓,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面对不断恶化的经营环境,化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图保持效益不下滑。“跨界”金融领域,正成为一些化工企业谋求多元化发展、追求更高利润的途径。

  湖北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横跨化工、医药两个产业,集新能源、合成树脂、原料药及中间体等为一身的大型上市公司。今年初,该公司介入保险行业,参股了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两家保险公司均参股20%。

  涉足保险业绝不止天茂实业一家。“投资华海财保可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开拓和长远发展。目前,华海财险处于筹建阶段,正式设立还需报请保监会审批通过。”从事有机、无机化工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山东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虽然化企进入保险业信心满满,但业内专家也给出了风险警示。

  “从长期来看,保险行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对投资者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 国际财务管理师协会山东中心主任王陈说,保险公司前期投入比较大,盈利周期比较长,寿险公司一般要七八年才能进入盈利期,财险公司则要两三年。

  还有一些上市化企利用手中宽裕资金从事放贷业务,谋求发展。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月16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与其他9家企业共同以现金方式出资,设立重庆市北部新区化医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中建峰化工出资2000万元,入股该公司,占其10%的股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今年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下行,很多公司的盈利状况不佳,出现下滑,而信贷市场的需求、国家政策的放松则为这些企业打开了“一扇窗”,企业自然要抢占先机,借此充实自己的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并享有银行为鼓励发展实体经济而优先贷款的权利,现在上市公司却开始放贷给别人,难免引起人们的担忧。“上市公司参与放贷,不仅可能导致实体产业轻视主业甚至荒废主业的状况,而且将大大抬高社会融资成本。” 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