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最近要提拔的一个经理,居然被地产公司挖去当项目老总。这位同事的资历月薪大约在5000- 6000元左右,可为了挖人,新公司竟然给出了每个月5万- 6万元的价码。”一家商业运营公司的老总向记者抱怨,现在商业地产抢人简直抢“疯”了。
一家公司
一年猎头费用近1亿元
“北京、深圳、惠州的项目都有,3年前的开价已到了年薪100多万。”广州一知名商场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没有跳槽计划,但猎头的电话一直没有停过。记者了解获悉,类似的情况在广东各大商业项目的管理层中都存在。前不久,万达从广州某国有百货公司挖走一位首席运营官,有消息称,其年薪高达200万,但业内也有说法是400万。“万达最近还瞄准一家地产公司的销售总监,据说开价高达800万元。”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
记者从多个渠道打探获悉,目前最抢手的是招商、运营人才,一名招商经理的年薪在20万-40万左右,招商总监年薪在40万-100万。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如果从部门总监上来的年薪在100万以上,如果是从别的成熟项目平级跳槽的,年薪在300万以上。副总裁级别,视具体项目而定,如果是从知名项目跳槽的平级高管,年薪可达上千万。
有个业内流传较广的段子透露,目前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那家商业地产公司其老板在年会上说,每年给猎头的费用就将近一亿元。
商业地产泡沫堆起的人才大战
“与以往相比,商业地产行业的订单增长了2-3倍。”吴向东透露,这与近年持续攀升的商业地产热密切相关。
今年2月,万科筹备组建独立的商业地产管理公司。而《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显示,排名前20名的开发商均已进入商业地产,包括金地、保利、招商、雅居乐、星河湾等大型房地产企业均相继分立出专门的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公司。从2012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住宅开发投资增速仅为19%,而商业地产则达到了43.4%。这表明资金还在大量进入商业地产市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15年20个重点城市新增入市体量将达到16437万平方米。
“与如此规模的商业项目相比,过去20年,中国商业地产没有专业人才,大部分依靠自身摸爬滚打,最终培养建立起自己的公司。”广州连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邓国坚表示,面对如此大人才缺口,地产公司采取捷径,主要依靠猎头挖人。
邓国坚表示,商业地产挖人,与其说储备人才,不如说是争夺人才背后的个人资源,尤其是招商人才,一旦资源用完,就失去利用价值,或走人或被炒。
拔高任命乱象的后遗症
“由于就业周期短,以至于很多人才在某一个项目中没有完整的经历,招商仅仅是招商,运营就只是运营,不能够与前期规划、后期推广等各环节系统贯穿连接。”郭增利表示,频繁的流动、上涨的薪酬也令他们心浮气躁,难以沉下心来,从而导致当前职业经理人多是浮出皮毛,而不能针对项目全局统筹运作。
邓国坚坦言,目前很多商业项目总经理只有总监的水准,总监只有经理的能力,而经理也就是部长的水平。但往往就是这种类型的人,被拔高任用,一个采购经理,被挖走就出任项目总监,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人才被过度消耗。“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奔跑,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种人才劫难,很可能造成商业地产未来的人才断层。”
“成熟的商业地产不是简单依靠个人,而是要依靠团队来运作。”广州楚睿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杰表示,商业地产的流程相当复杂,从拿地、规划、建造到招商、运营、推广等,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贯穿,不能独立割裂的,因此不能仅凭1-2个管理层来当“救世主”。
“百货、超市等行业虽然与商业地产有密切关系,但术业有专攻,跨界或被拔高任用的职业经理人,往往面临很大局限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业高层表示,但为了完成考核任命,他们采用了不少行业潜规则,但却给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危机。
(田爱丽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