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社交网络:敢问盈利在何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微博会进入收费时代吗?对企业来说,未来将能通过社交网络使用哪些增值服务?移动广告市场何时才能真正“造血”?

  微博进入收费时代?

  一顶小皇冠正在赋予一些新浪微博用户以新的身份:“微博会员”。6月18日,新浪微博开始尝试收费会员制,加在微博ID后面的这顶小皇冠就是付费会员的身份标志。按照新浪的说法,每月支付10元,就可以获得包括“无上限添加关注”等特权功能。

  按照一项有6548人参与投票的调查显示,其中有2.5%愿意花钱成为新浪微博会员。以此计算,新浪微博公布的注册用户为3.24亿,付费会员将达到810万人,这将为新浪每月带来超过8000万元的收入。单凭此一项,新浪就可以大幅度缩减亏损程度。

  “微博控”们关心的,则是另一个问题:微博是否将进入收费时代?

  竞争对手们暂时并不打算跟进,而是将目光聚焦在用户体验上。继搜狐公司产品副总裁方刚高调地表示“搜狐微博永不收费”后,一周来,搜狐微博连续推出了“创意模板每周推新”、“微博换行功能”、“动态头像免费”等多项全新功能,与竞争对手的会员服务功能争夺用户。

  截至3月注册用户超过4.24亿的腾讯微博,则将更多精力投入移动端,发布了苹果和安卓系统的两大手机客户端新版。在新版中,腾讯推出了被称为“吹一吹”的新奇功能,只需要轻轻对着话筒吹一吹,用户可以随机看到世界各地的资讯,以图片图谱流的形式展现出来。

  此外,和微信结合,腾讯微博还拥有语言等私信功能,语音短消息和图片私信功能,随时随地对着手机讲几句,就能直接评论朋友们的微博信息。

  “新浪微博做增值服务没有问题,但从现在给微博会员提供的服务来看,在会员的服务项目和用户的需求对接上有所偏差。”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如此表示,微平台们想要赚钱,并非只有向用户要钱一条路,比较成熟的模式是借助用户积累开发增值服务。比如通过社交网站推出游戏,然后通过游戏付费分成盈利;或者利用用户的差异化心态推出个性化服务,收取用户维护虚拟形象的费用。

  企业服务多元化

  中国万网、新浪微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三方日前宣布,联合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微博应用“万网微站”。

  据介绍,作为“微站”用户的中小企业,可以将微博的图片、文字自动生成网站,而微站内容与微博始终保持同步,并支持多种终端的移动访问。相比传统网站,“微站”不用专门维护、不用自备主机,建站成本仅为88元每年的管理费。

  市场研究机构正望咨询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认为,如何让微博有收益是新浪必须考虑的问题,和万网合作,新浪微博可以从中分得利润。据万网提供的数据,其代理的4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中,80%使用微博进行营销。

  和开挖个人用户的潜在价值相比,企业用户显然是社交网络们商业化的更佳尝试方向。在新浪,目前已有超过13万家的企业开通新浪企业微博,除了中小企业,还有世界500强29%和中国500强41%的大企业。

  腾讯微博也对企业付费业务寄予厚望。腾讯微博总经理邢宏宇表示,2011年微博和QQ空间打通形成的社会营销平台给腾讯带来了1亿元的附加收入。“两大平台打通后,社交广告可同时投放在QQ空间和微博上。QQ空间和微博上的社交广告,可以选择链接到微空间,也可以到QQ空间。”他说,接下来要实现的正是主要针对商业化、互动活动、社交广告的显示互通。

  移动互联网新“钱途”

  “我们将经历一场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就是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尽管目前人人公司移动广告的利润不如在线广告那么可观,但我们将通过吸引新用户,和寻找移动业务新的利润渠道来缓和这一情况,比如游戏和社交商务。”陈一舟今年第一次出现在戛纳广告节的舞台上,和渴望了解中国新媒体的广告主们展开对话。移动互联网成为他眼中社交网络未来掘金的一大方向。

  支持陈一舟作出这样判断的,是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统计,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为2.23亿,保守估计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会超过3.36亿。

  脸谱网站去年31亿美元的广告收入,这正是其中重要的来源之一。数据显示,脸谱移动版的广告点击率是全部脸谱桌面广告的13.7倍,每千次展示费用也为全部脸谱桌面广告的11.2倍。

  但实际上,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目前对广告主习惯投放的“活动类”广告点击率并不高,市场研究机构艾瑞表示,这还需要广告主在策划时,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采用更加具有创意和新颖的广告形式,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兴趣。

  (摘自《第一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