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有企业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探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高增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明确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和战略意义,并就当前重点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其讲话是指导我国改革进入新时期,完成新任务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国企如何深刻理解讲话内涵,把握精神实质,适应和融入创新社会管理形势,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社会管理是项软硬件合成的系统工程,企业要想搞好治理和服务,实现科学、稳健、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发展,壮大企业。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企业应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本行业、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并在着力加快发展中凝聚全体智慧,谋划企业发展,花大力下苦工实施发展,想方设法增加产值,提高效益,不断提升能力,壮大自己。积累管理与服务的财富和扩大再生产与推动发展的能力。企业只有自身强大和富裕,才能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尽可能的满足职工群众的要求和期盼;才能尽力搞好合理分配,力求公平,减少矛盾;才有能力向国家多交,向社会多捐,以履行社会管理的更多责任。否则,只是空谈。

  第二,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把社会管理和服务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已初见成效。但此项工作不仅是阶段性的推进,而是坚持常抓不懈的持久工作。活动目的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目的是管理和服务,共同目的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应以党建带企建、带群建,以此把社会管理和服务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促进企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取得实效。企业在组织领导和开展创争活动时,应把强化社会管理的有关工作统筹考虑、一并部署,有机组织的具体指导,使整体工作协调有序。企业的任何工作均应围绕促进生产、提高、效率、灵活开展。因此,企业在开展创争活动和加强社会管理中不能脱离或偏离中心,应在务实求效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扎实推进,确保目标实现。

  第三,以民生为本,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领导班子,要把思想统一到重视“民心、民意、民愿”和维护职工利益上来,正确认识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关系,公正解决分配问题。只有这样,企业领导才有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引领力。国有企业应不断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建立健全扩大就业的员工招聘、教育、培训和管理的用工制度;建立健全工资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关系,注重企业内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建立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机制等。这些配套措施若有效实施将为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在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和面对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只有推进自强发展,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好职工群众,企业才会和谐稳定,职工才能安居乐业。而只有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为实现自己的发展任务凝心聚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