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创新营销:让规模和精准兼而得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广告投放的需求是多样的,而在某种具体的需求上,广告又可以通过不同的着力点和环节去影响差异化的目标人群。这种多样化需求的存在,使得不同类型的媒体凭借自身特点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新旧有别,

  规模与精准不可兼得?

  

  以传统大众媒体与新媒体为例,他们的差异与竞争主要体现在规模与精准的较量上。作为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终端以及数字电视都会留下用户的活动痕迹,可以实现互动精准营销,对有相关诉求的人群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样的营销方式通常以规模为代价,冲击力和扩散力不及传统媒体。

  与此相反,传统媒体在规模上具有优势,但在精准性上受到广告形式、广告资源、制作和投放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进行准确地影响。

  以酒类产品为例,不同人群对于酒的需求可以分为口感、社交、安全健康、收藏几种类型。但在传统媒体上,这些多样化的诉求往往被融合在一条广告当中,广告资源的限制使得这样的广告非常流行。但是要让一条广告的着力点满足所有消费需求,势必会丢掉一些个性,保留更多共性,这种广告是以牺牲个性化需求为代价的。

  

  创新营销,

  让广播实现精准投放

  

  对于广播来说,借助新媒体的方式进行营销,以弥补自身作为传统媒体的不足,是提升营销力的一种方式,广播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让这成为可能。与电视相比,广播制作成本低、发播快捷,具有伴随性。制作成本低意味着广播广告可以很容易地被制作成多个版本,而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都大大低于电视广告。发播快捷的特点给广告版本的快速更换提供了条件。如果将这两点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营销方式的多版本广播营销。

  如果传统广告是一个版本,那么多版本营销则可以从广告主的不同需求出发制作出多个版本,而这其中的每个版本又可以根据消费者在阶层、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再次制作成若干条不同的广告版本,并且每一版本还可以分别从“认知、情感、行动”三个环节着力去影响消费者。

  我们仍以酒类广告为例,在这种多版本营销模式下,经过排列组合,一条广告变成了十几条甚至几十条,这样几十个版本的广告,既满足了广告主的多样化需求,也满足了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诉求,从“认知、情感、行动”多个环节着力,使传统广播媒体在营销上更加精准,而广告的营销成本几乎没有增加。这一创新营销方式目前已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两套频率进行运用。广告主在精准化营销的同时,又具有了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全国覆盖的规模优势,实现了规模与精准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央广广告公司还创新出了“甲方数据营销”。在这一方式下,广告主可以在中国之声与经济之声两个频率进行多版本的体验式投放。在此期间,广告主可以对广告版本与播出点位进行调整,并通过自身进行效果评估,最终决定广告的播出版本与时间点位。

  整合新媒体,

  规模与精准实现“双赢”

  

  尽管这样的创新解决了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在精准性上面临的问题,但是广播仍然无法避免作为传统媒体在时间资源方面受到的限制。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和变化更是日新月异,经济的增长和新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媒体消费行为。随着智能终端和3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可想而知。

  虽然面对上述挑战,但一些新的变化也给广播带来了机遇。一是关键词成为进入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搜索引擎广告占互联网广告的近40%;二是云信息和云搜索需要向导;三是微营销需要扩大冲击力和扩散性。这三个新变化为广播媒体融入新媒体创造了条件。以某车险广告为例,其借助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出“车险计算器”,旨在引导消费者通过自行计算车险价格获得体验,从而进行自身车险产品的营销。在整个营销环节上,广告主可先通过广播广告发布关键词:“XX车险计算器”,形成冲击力和加大扩散力,将更多目标消费者准确引导至互联网,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这一整合传播的广告形式,充分利用了广播广告伴随性传播和音频传播的特点进行关键词传播,既拓宽了搜索引擎入口,提升了搜索广告价值,又帮助广播客户达成了“新、旧”媒体的整合营销,实现了精准与规模的双赢。(据《广告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