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29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高门槛让企业捂紧钱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中国企业缘何缺席欧洲杯——

  □ 骆晓昀

  

  2012年的欧洲杯正如火如荼,阴云密布的欧债危机也拦不住人们对足球的热情。

  商业巨贾们的投资热情也没有在这个大环境下退却。一项乐观的统计称,哪怕是在经济衰退的年份里,体育赞助依旧占据全球赞助市场六成以上。“欧洲杯已经不仅是欧洲的赛事。”作为三个亚洲赞助商之一,夏普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通过与欧足联签署赞助2012欧锦赛合作协议,已经在全球开展营销活动。与夏普一样,欧洲杯的赞助商们都相信,在全球都有很高人气的欧洲杯,影响可以辐射到包括亚洲在内的一些急速变化的新兴市场。

  然而,中国企业继续缺席欧洲杯全球赞助商。

  赞助顶级体育赛事一直是大品牌彰显地位和扩张市场的重要手段,殊不知,这中间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进化论。

  

  体育赞助的经济效益

  

  赞助商们与体育巨头合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多大?

  MASTER官方数据显示,有超过2300家会员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受益,和1998年法国世界杯相比,提高了12.5%。同时,认同卡的发行达到了预期的200万张,与1998年法国世界杯发行的150万张相比增加了1/3。

  VISA是全球首家围绕奥运会主办城市开展营销活动的奥林匹克合作伙伴。在悉尼,VISA在4年之中为澳大利亚创造了4000多万美元的市场价值,并使该地区的旅游业增长了7%。

  2002年2月的盐湖城冬奥会期间,VISA卡的交易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30%,较2002年1月相比,增长了2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包括12家国际奥组委长期合作伙伴在内,一共有62家中外企业以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不同身份与北京奥组委合作,刷新了奥运赞助史的纪录。

  据胜三(R3)媒体咨询公司估算,2008年,中国所有广告商投资同比增长19%,达543亿美元。“奥运效应”增加了86亿美元的额外广告支出。而仅奥运赞助商的支出就达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路透社对此评价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广告和宣传战。

  作为奥运唯一指定卡组织,VISA当年与国内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以奥运为主题的信用卡。依据排他规定,VISA当然不愿意信用卡上出现银联标志,而中国银联是国内唯一提供跨行支付清算的组织。于是VISA不得不妥协于中国的本土环境,与银联联手。

  

  “高门槛”让中国企业“捂紧钱袋”

  

  中国企业缘何缺席欧洲杯,“高门槛”被视为中国企业“捂紧钱袋”的重要原因。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颜强曾表示,一些顶级赛事的赞助金额并不是中国企业所能承受的,欧冠单个赛季的赞助金额就能达到5000万欧元。

  捉襟见肘的经济形势,可能迫使一些欧洲赛事调低赞助门槛,但与中国公司的心理价位仍然相去甚远。

  以中国银联为例,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联共计发行23.5亿张卡,占国内银行卡发卡总量的80%以上;从交易量来看,银联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1.8%,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支付品牌。

  但即便如此,中国银联也不完全具备与前两大品牌分庭抗礼的实力。据AC尼尔森2005年报告显示:五大品牌银行卡全球商户交易总额中,VISA占59.76%, Master占27.22%,美国运通占10.92%,JCB占1.28%, Dinners Club占0.82%。按照此比例推算,全球第三的银联和排名第一的VISA依然存在着倍数级的差距。

  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此后银联将进一步开放海外市场,从完善基础网络和赞助有影响力的活动多方面下手,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他说。

  

  调查:

  造成顶级体育赛事难以寻找中国赞助商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一项在中国区域的深度调查显示,体育组织和商业企业对体育赞助认识上的差异,成为双方合作难以达成的主要原因。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赞助额度的多少以及回报率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