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都托人情、找门路纷纷调离井下时,他却抱定要在井下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坚持留在一线当工人。他就是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常村煤矿综掘一队副队长李兴。
从工人、技术员、主管技术员再到综掘一队副队长,李兴仅用了6年。2010年,该矿在极度困难条件下,李兴带领综掘一队取得不俗战绩。今年1至4月掘进进尺716米,比原计划超出150米,在地层深处继续书写华章。李兴也先后被评为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多次当选“明星员工”,2011年获潞安集团“优秀青年人才”荣誉称号。
勤学善思露头角
2007年,大学读机电专业的李兴被分配到机电班。工作中,李兴发现平时工人们接续整卷的80皮带很费劲,需要将重达400kg的皮带卷推开,然后钉扣,如果要推皮带上山则非常困难,没有3个人干不了。爱琢磨的李兴和师傅一起通过实地测量实验,最终设计出皮带收放装置,经试用效果很好,累计节省成本3.5万余元。
尝到甜头的李兴从此迷上了技术创新。掘进上山巷道,皮带由于弧度大,每次空载运行,皮带都要和二运架摩擦,经常出现皮带被磨坏甚至撕裂现象。李兴就设想在掘进机二运架下安装一个压皮带装置来解决,同时还能适应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并经久耐用,并且不用经常维护。该装置经现场应用大大降低了维护皮带的工作量,累计节省成本6.78万元。
身为党员的李兴,除积极发挥引领技术的优势外,还担任队里的党小组组长,并被矿聘任为助理工程师,多次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细心专心获认可
在安全和生产两个选项上,安全要永远放在第一位。2009年底,李兴担任主管技术员。如何提高全队职工的技术素养和安全意识成为他每天思考的主要内容。他精心排出培训学习计划,最终在矿上组织的第一次验收中成为全矿首批合格的三个队组之一。
要建设本质安全型队组,人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李兴利用一切能利用起来的时间对员工“一通三防”、顶板、机电防爆、灾害预防和处理等知识进行重点培训。并在每个月底对这些知识进行出题考试,不合格下岗在队部培训直到合格为止。通过长期有效的学习和培训,从各个环节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业务操作技术素养,李兴所在队的员工三违率一直维持2%左右,施工的所有巷道都被评定为国家精品一级。该队员工多次在矿组织的职工技能大赛上获得佳绩。
不负众望显风采
2010年随着采掘的不断深入,常村矿各个工作面陆续呈现出高瓦斯的形势。根据需要,领导任命李兴为综掘一队副队长,主抓通风、煤质。当时李兴所在队在S3-9工作面施工,是该矿为数不多的高瓦斯区兼边远采区,工作面距离远,煤层瓦斯涌出量大,导致掘进进度异常缓慢,工人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大家情绪低落。面对困难,李兴坚持到工作面去记录割煤循环过程中的瓦斯变化情况,以期找到一个提高掘进进尺的有效方法。
通过观察,李兴发现工作面瓦斯浓度和割煤顺序有关系,同时工作面送风量和瓦斯抽放情况也影响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他积极联系通风管理部门在通过增加工作面的供风量同时,每天四点班在迎头煤墙配合打设瓦斯释放孔来降低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并要求放慢割煤速度,改变割煤路线。通过实行这一系列的措施,相比原来的圆班掘进效率提高了80%,工人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瓦斯超限次数得到有效遏制,月月都被通风科评定为高瓦斯区瓦斯控制优秀队组。
煤质工作是煤矿的命脉工程,李兴担任煤质副队长期间,狠抓水煤管理,让煤质管理真正落实到掘进工作面的生产环节中。2011年年底,在该矿组织的“煤炭质量月”知识竞赛活动中,李兴带领团队获得二等奖。该矿委托李兴所在队承办了全矿的高瓦斯区瓦斯治理经验交流座谈会,李兴所在综掘一队的高瓦斯区瓦斯治理经验得到广泛认可和全矿范围的推广,为全面进入高瓦斯采区作业进行了技术准备和实践支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兴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煤矿技术型人才。6个春秋寒暑,李兴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淳朴真挚甘于吃苦,敢于挑战创新的奉献精神,彰显出年轻矿工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一个新时期煤矿工人的光辉形象。(李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