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缺煤变成压煤,这幅图景映照之下的中国经济,正变得难以预期。金迈天天看新闻,知道发改委的项目审批在加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或许会让经济形势变好些。但政策利好啥时候能让自己的煤炭销量上去,老金没一点谱,压在港口的20多万吨煤,压得他焦灼难耐。
□ 宋馥
坑口、园区、港口、电厂……眼下的中国,到处都是煤山。“港口20多万吨,坑口有50多万吨,不卖怎么办?”金迈(化名)说。
刚刚卖了1万多吨煤炭,双手一摊,说起来仍觉得可惜,他是以低于指导价的50元/吨卖的。他是山西一家煤炭运销企业驻秦皇岛的负责人,今年的行情,他感觉比2008年时还差。从5月份开始,在秦皇岛港的煤运码头,煤山越堆越高,船却越来越少。
金迈说,连指导价都卖不到,这在以前不可想象。
库存凶猛
从5月份以来,秦皇岛煤炭库存以每周80万吨的速度上涨,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昔日繁忙的煤运码头,船只寥寥无几。秦皇岛煤炭网煤炭财经数据显示,6月初,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134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7天,其中华东电网存煤可用天数为24天,广东电网存煤可用天数为23天。6月5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66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33.3天。
截至6月1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达942万吨,超过了2008年11月19日创下的941.5万吨纪录。
日益累积的库存,给秦皇岛港带来极大的疏运压力。
资料显示,秦皇岛港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专用堆场,最大堆存量为1042.5万吨。不过,一般到800万吨的时候,就已经很难进行装卸作业了,每到这个时候,秦皇岛港都会制订应急预案,包括一些疏港措施和铁路发运限制政策。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从5月份便实施了港口作业费优惠,促进港口煤炭尽快周转出海,但是,市场行情大变,这样的刺激政策显然有限。
港口存煤超限,大大小小的电厂也不例外。
“以前是我们求着煤老板们,现在煤老板们倒过来求我们了。”上海一家电厂的负责人丁先生也感同身受,这段时间,他已经数次接到煤老板的求助电话。因为是长年的合作关系,面子要给一些,就尽可能地帮他们销一点儿,“可我们场地有限,实在堆不下了。”
跳水价卖煤
高库存之下,是煤炭价格接连跳水。
记者从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获悉,6月20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本周继续下跌,跌幅继续扩大,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729元/吨,较前一期大幅下降23元/吨,环比跌幅达3.06%。从5月初开始,煤炭价格已经连跌7周,跌幅越来越大,直至刷新指数发布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
行情如此惨淡,煤炭批发商常和正准备转行。去年,常和一直辗转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到河南新乡两地,从事煤炭转运生意。上个月,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神山镇的几个煤矿,坑口价从305元跌到了275元。前几年,这样的状况是不多见的。
电煤的生意更不好做。如今,电厂采购量少,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却很高。往年煤炭紧俏时,电厂的采购商们哪管得了那么多,只要在标准上下就可以。现在电厂的质检部门一下子变得牛气起来。水分检验上,差0.1个百分点都不通融,老常干脆停掉了电煤生意,不再和电厂打交道。
从春节过后,随着华北地区电煤需求量急剧萎缩,运价紧跟着跳水。从事了多年煤炭运输的李惠东告诉记者,油价上涨,司机用工费也上涨,运价反而降了一大截,跑得越多赔得越多,谁还愿意跑?如今,据李惠东保守估计,全县境内至少70%的车辆已经停运。
随着大量车辆停运,京藏高速绵延上百公里的卡车长龙不见了,京藏高速北京到呼和浩特段,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全线畅通。
需求不足 外煤冲击
煤价越跌,买家越少,这与往年煤炭市场行情波动迥然不同。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煤炭分析师安志远告诉记者,价格已经跌了不少,还是少人问津,只能有一个解释:需求不足。
一方面,库存饱和,另一方面,用电负荷却上不去。上个月,鄂州发电公司的火电机组,运行的不到一半儿。最近,湖北的气温逐渐上升,用电负荷逐渐上升,运行机组才渐渐上来,但仍然没有满负荷运行。
从供给上看,秦皇岛煤炭的供应量在持续增加,但来自南方众多电厂的需求明显不足,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进一步加剧。煤炭消费企业、贸易企业的采购欲望显著降低,加重了市场的观望气氛。
另外,新一轮煤炭行情低迷,除了经济形势的主因之外,进口煤炭的冲击也不可小觑。
内蒙古华诚煤网煤炭分析师乔龙认为,近几年,由于国内煤炭市场行情总体紧俏,很多煤炭企业急功近利地扩大产能,煤炭供给快速增加,但对市场需求的检测却滞后,一旦遇到市场逆转,产量就迅速过剩。与此同时,中国煤炭物流环节的各项税费也有增无减,面对国外进口煤炭,已经没有价格优势,在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进口煤炭的成本优势便凸显出来。
位于福建的一家电厂,从去年开始,煤炭的进货渠道悄然变化。以往他们也采购大量来自秦皇岛港口的煤炭,但从去年开始,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煤炭,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该电厂燃料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印尼煤炭到达厦门港的价格,比秦皇岛来的煤炭还要便宜。如今,70%的煤炭都来自进口煤炭。在厦门港,从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已经占据了优势。
除了福建,上海市内和周边的众多电厂,也开始纷纷进口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尼两国的煤炭。两国到港煤炭的价格,和国内煤炭相比,性价比更高。
数字背景
今年5月份,中国进口煤炭2617万吨,比前一月增长了62.3%。而今年1到5月,中国进口煤炭112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8%,来自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的煤炭,也同样增加了供给。
眼下,煤炭市场的低迷,与2008年很相像。但那一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仅为4040万吨,2009年即猛增至12583万吨,2011年煤炭进口量继续增长至18240万吨。有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将突破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