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采写 李静
6月19日,来自中粮系的“新帅”孙伊萍空降蒙牛60多天之后,首次正式与媒体面对面进行沟通,与此同时,于6月15日入股蒙牛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的欧洲乳业巨头ArlaFoods(爱氏晨曦)副总裁也高调亮相。对于公众最关心的蒙牛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孙伊萍说,绝对不会追求没有质量的增长。
“绝对不会追求没有质量的增长”
接手蒙牛60多天之后,中粮地产原副总经理,现任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终于站在了公众面前,当天,蒙牛召开了孙伊萍加入蒙牛以来的首次媒体沟通会。
近年来,蒙牛频频发生产品质量危机,昔日创业时的辉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对此问题,孙伊萍表示,目前蒙牛内部已形成一个很强的共识,绝对不会追求没有质量的增长,这是前提。孙伊萍说,任何食品企业,第一需要关注的就是食品安全,蒙牛公司作为其中的一员,一定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是绕不开的,我们没必要去回避。食品安全事件让蒙牛很早在显微镜下生存,我们将比以往更加关注细节,更加如履薄冰地做好每件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辩解或者申诉很多东西。只有经过非常深刻的痛,才知道修复这个过程。我们要比别人更好地注重细节。”孙伊萍说。
孙伊萍表示,过去蒙牛增长速度非常快,业绩也非常好。而现在对于新蒙牛来说,要追求的是有质量的增长。
“把蒙牛做成国际乳企”
当天,新近成为蒙牛第二大股东的欧洲乳业巨头ArlaFoods(爱氏晨曦)副总裁Lillie Li Valeur也来到沟通会现场。
爱氏晨曦是欧洲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乳品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供应商,同时也是不少中国乳企的上游供应商。据悉,和以往投行只从蒙牛处获得投资收益不同,爱氏晨曦将直接参与蒙牛管理。
Lillie Li Valeur表示,接下来会尽全力帮助蒙牛成为真正的国际性乳业公司。对于双方的具体合作,现在已经逐渐开展和蒙牛具体进行培训、以及整体策划,把自身的经验转化到蒙牛的过程。
分析称冀望引入外资
改变形象不现实
不过,对于此次蒙牛寄很大希望于靠引入外资来提振形象,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并不现实。“人家仅持有你6%的股权,凭什么把核心技术告诉你?”王丁棉透露,在乳业,养殖等技术都属于企业的核心资产,轻易不会对外。”
对于中国乳企们纷纷引入外援的现象,王丁棉称这种做法并不乐观。他举例说,雀巢应该算是国际大企业了,可是进入中国后还是出现一系列问题,碘超标、双氧水等事件层出不穷。他建议,蒙牛们想要完成自身的改变,只有从奶源、加工、储存、流通等方面一步步扎实做起才行。
■ 蒙牛历史
1999年,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市一座民宅底层53平方米的两居室创立蒙牛,随后蒙牛逐渐成长为乳品业的行业老大。
2004年6月10日,蒙牛集团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个人持股6.1%的牛根生一夜之间身家过亿。
2005年1月,牛根生捐出在蒙牛所持的全部股份。
2009年7月,中粮携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
2009年8月,牛根生辞去蒙牛集团董事长职务,成为专职慈善家。
2011年6月,宁高宁正式接替牛根生担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
2012年4月12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总裁杨文俊两届任期已满,不再兼任总裁一职,继续担任副董事长职务,总裁一职由中粮地产原副总经理孙伊萍接任。
2012年6月15日,厚朴基金将其间接持有的蒙牛5.9%股份出售给爱氏晨曦。
链接
蒙牛频陷质量危机
2008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曝光22家企业的奶粉中查出三聚氰胺,蒙牛名列其中。
2009年2月蒙牛旗下产品特仑苏再次爆出OMP致癌事件。同年9月,蒙牛液态奶再次被检出三聚氰胺。
2011年4月,陕西榆林市发生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700余学生喝完蒙牛学生奶20分钟后,众多学生陆续出现发烧、腹泻、呕吐等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素M1超标140%。
而最新一起事件就发生在日前,来自西安的大三学生在网上发文称,天辅乳业(蒙牛的冰激凌代加工点)环境分外脏乱差,生产原料卫生情况令人担忧。对此,6月18日蒙牛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赶往委托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