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7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浙洽会:浙企“出海”新路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元峰

  

  不久前的浙洽会上,来自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16个国(境)外招商机构的100多名工作人员,迎接着一拨又一拨的浙江企业负责人,用生硬的普通话介绍着当地充满诱惑力的招商环境,诚意十足地邀请浙商前去投资兴业。而浙洽会外,探索“出海”新路径,正成为浙江企业降低海外生存风险,收获机遇和财富的重要战略选择。

  对外贸易 风雨满楼

  浙江进出口贸易低迷的状况似乎正在悄然变化。“5月数据大大超预期不排除有季节性因素以及大宗贸易交货结算期来临等偶然因素影响。”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分析,“这个数据并不能判断外贸形势已经好转,外贸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反弹是否可以持续仍需要关注长期的趋势。”

  作为全国外贸大省,浙江目前受外需萎缩、生产成本上升、用电用地制约、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等因素影响,外贸行业形势依旧相当严峻。

  据宁波市外经贸局对全市274家重点外贸企业的监测报告显示,为了保证利润,有近六成的宁波外贸企业已被迫由过去接“大单”、“长单”变为接“短单”、“小单”。

  对此,前来参加本届浙洽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们认为,浙江外贸进出口“改革调整”的时机已经来到。

  另辟蹊径 积极应变

  这几天,太平鸟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定英频频出现在浙洽会各种洽谈会现场。不光是为了订单,王定英更希望能与外商在更广领域开展合作。“比如,我们希望与外商共同注册子公司和新品牌,与他们一起开发新产品。这样我们不仅能利用外商在海外的销售渠道,及时掌握最新流行趋势变化,还能让他们共同分担经营风险,一举多得。”据了解,太平鸟集团已与多家采购商达成了合作意向。

  “去年以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压力。”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宁薇告诉记者,去年慈溪出口欧盟打火机类产品同比下降28%。而另一方面,地震后的日本市场对打火机等生活类商品的需求却是不断加大。面对这个巨大的蛋糕,新海强化自身研发实力,成功通过日本CR法案认证,“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的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目前日本市场已成为企业开拓的新增长点。”

  国内文具制造业龙头企业贝发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贝发集团正在实施庞大的海外物流基地拓展计划。

  在宁波,中化宁波集团、广博集团、奥克斯集团、海天集团等实力企业都纷纷在海外自建销售渠道。对于这种做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十分肯定,“坐等订单上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今后外贸竞争,不仅要比产品、价格,更要比拼服务、创意。”

  境外投资 高歌猛进

  浙洽会期间公布的2012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榜单上,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恒逸集团名列第134位。作为国内最大的聚酯化纤与原料生产商,恒逸集团斥资43亿美元在文莱投资建设的800万吨炼油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程序。这将是浙江省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最大的项目。

  这是近几年浙江企业加速“出海”,主动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的缩影。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2011年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共计568家,平均每天新增1.5家。其中,海外并购势头最劲。

  当然,专家们也提醒,并购本身就面临着中西文化整合、与本地管理层和工会沟通等等巨大风险,而随着欧美对中国投资审查越来越频繁,并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加强风险预警措施,除了经济风险评估,政治风险评估也很重要,即考虑对国外经营者和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的政治、政策、制度等非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