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外贸企业 小单多促生产模式生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杨同峰 黄媛淳

  

  “以前一个订单最少是几万美元,现在不少订单已经下降到1万美元以下了。”在近日举办的“GMC五金建材国际买家采购沙龙”上,中山市欧派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刘亚丽介绍。记者调查发现,在外贸出口不畅的背景下,企业订单普遍缩小,由此也对企业的生产模式和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订单变化下降到1万美元以下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我们和4个买家进行洽谈,已经达成了一定的意向。”刘亚丽表示,不过来自国外的买家普遍很谨慎,订单的量不会很大,“这种情况,从2010年底就出现了,去年一年企业的订单普遍都很小。”据她介绍,在此之前,企业的订单一般都在几万美元以上,“不少订单已经下降到1万美元以下了。”

  欧派克五金制品是一家专业研制开发生产吊滑门、壁柜门、中空门等家居五金产品及材料配件的厂家,其产品大约35%用于出口。对于订单变小的原因,刘亚丽分析认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本身的需要,一是国外经济的不景气。”她认为,目前的汇率和政策变动较多,加上成本持续上升,在缺乏议价能力的情况下,短单、小单的增多,便于企业减轻风险。

  

  生产变化资金流动加快,风险减少

  

  订单的变小,也带来了企业生产模式和资金管理的变化。

  “订单再小,企业也不能放弃,否则就意味着退出了这个市场。”刘亚丽说,这也对企业的生产模式、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了一年多的小单、短单,我们已经锻炼出了经验。”

  “你做大单的话,对员工、材料、库存、生产流程等有一定的经验,而改接短单后,必定要打破这些内容”,刘亚丽说,“最大的困难,还是备料方面,大单的备料比较简单,但接小单后,就需要提前备料,否则接单后很容易延误交货。”她表示,这就对企业的组织、生产、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料方面就占据了企业大量的资源。”

  刘亚丽认为,小单增多对企业资金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提前备料,就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资金管理上的变化也较大,原材料的资金支付方面不会一次就付清,而会有一个滞后期,或者是分期付款。”不过,她也认为,小单增多在资金管理上带来一个好处,资金的流动加快,“小单都是快速生产、快速支付,这样企业的资金风险也相对减少。”

  环球市场集团中山地区经理洪穗君认为,订单的变小,企业需要更频繁的接触客户,在寻找买家的成本上会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