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如何利用“负面报道”促进销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俗话说得好,没有比负面报道更令人感觉不安的事情了,研究反复证明负面消息会使销售量下降。据说,2006年媒体对汤姆·克鲁斯绯闻的报道直接影响了《碟中谍3》的播放——剧组因此损失了1亿美元的票房。

  经历了千百个这样的例子之后,意外出现了,价值每瓶60美元的托斯卡纳红酒在一个知名网络评论家奚落的比喻后(评论家史可·怀特认为,红酒的味道简直就像是一只充满恶臭的袜子),销量竟然上升了5%,达到5000万美元。难道古老的寓言失灵了?

  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市场研究专业副教授乔纳·博格、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艾兰·T·索伦森和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斯科特·J·拉斯马森联合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情境下,即使是令人不安的负面报道也会促进销售量,产生这一现象的前提是消费者是否对产品品牌有足够的认知。

  研究者们分析了250本精装书,这些书都是《纽约时报》2001年到2003年评论文章的集粹,他们运用文本研究运算法则把这些评论文章分为正面和负面的,然后拿这些报道文章对比公司前后4个星期的销售情况,进而估计其影响效果。

  这和研究者们预期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正面报道和评论会平均增加产品20%的销量,负面报道和评论会使商品销量下降15%,这并不奇怪,但在不明作者的报道和评论中,负面报道和评论会刺激商品销量的增长,增长数字大概为45%。报道越严厉,增长幅度越大,研究发现,在一篇毫不留情的报道后,某品牌的销量长了4倍。

  公司老板们都试图平息负面报道,但研究者认为,平息负面报道并不总是良策,当一个品牌或者一个行业处于危险期的时候,如果广告预算充足,可以开展足够多的正面宣传,这时可以考虑限制负面报道,但对于那些小品牌和一些不为人知的品牌,负面报道有时也会帮上忙,如果负面报道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意识,有时不妨暂时不要去理会,有时负面报道带来的潜在争议会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即使一个冒险的策略会带来市场不良的反应,但这种关注长远看来也许会增加产品的认知,最终促进销量的增长。(慧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