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连华
“今年参加北京车展的新能源车数量为88台,虽然数量略少于去年,但性能更加务实,更加贴近消费者。”近日,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在2012年北京车展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评价新能源车的参展水平。
本届北京车展上,几乎所有汽车企业都将携自己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车型亮相,其中不乏贴近市场的产品。工信部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近日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目前普遍认同要先走混合动力、再走纯电动、最后过渡到燃料电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也表示,纯电动车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包括插电式在内的混合动力是不可逾越的。
国家刚刚颁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也指出,在技术路线上,近期将尽快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中期将在混合动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加大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广力度;在2020年之后,纯电驱动技术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大幅度降低排放。有消息称,新能源汽车规划在重新修订后有望在上半年发布,这将进一步指导厂商的发力方向。
务实的思路帮助新能源车艰难破局。相关专家指出,从“十二五”开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体进入了导入期,这个时期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二是上升为国家新兴产业战略高度。但要真正完成导入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于中国而言,包括政府和企业,切不可急于求成。
笔者十分赞同上述专家观点,从本次北京车展中参展新能源车数量上也能初见端倪,企业小心翼翼的背后自有其长远的考量,这也可以看成是中国车企走向成熟趋向务实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要盲目跟风,因为中国新能源车尚有很长的一大段路要走。
中国新能源车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