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找人—办事,这是现在很多老板自认为的“潜规则”,社会上有一些骗子就是利用这个所谓的“潜规则”专门骗老板。
邢老板被骗的事情完全可以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形容,只不过老邢赔的是钱,折的是发财梦。这一切都源自于某知名白酒品牌代理权的骗局。
事发:酒桌上巧遇“高人”
大连老板老邢经营建材生意,在商界打拼了大半辈子,不能说是腰缠万贯,手里多少也有点资本,于是,老邢开始准备拓展业务。他看到目前国内高档酒类的经营状态不错,就希望把业务圈拓展到某知名酒类的销售上,希望借此能够让自己的财富更上一层楼。
2011年4月,老刑在贵州出差,在酒局上结识了一个姓郑的人,这个人自称本事不小,曾任某县级市领导,后因职务犯罪判刑10年,现经营饭店和煤炭生意,最重要的是能够办理某知名白酒的代理权。
老邢认为自己发财的大好时机来了:这种知名白酒在国内短短几年价格暴涨,利润翻番,如果能够拿到代理权,不正是想要更上一层楼的阶梯嘛。于是老邢决定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获得这种知名白酒的大连地区代理权。于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就此开始了。
进展:“300万能拿下代理权”
能够遇到这样一个有能力的朋友,坚定了老邢发财致富的想法。
郑某称:“只要300万就可以获得大连地区代理权”,而且还出示了相关的授权文件,这下老邢更加觉得这条致富之路的可靠性。但是老邢一时手头上没有那么多现钱。为了能够尽快实现自己更大的财富梦,他铤而走险向高利贷借了债。
150万元的高利贷借款,光每个月的利息就得7万元,但为了更大的利润和自己更上一层楼的财富梦,老邢还是走了这一步险棋。这钱借得难,花起来却轻而易举。
2011年10月,老邢第一次去贵州准备办理代理事宜时交给郑某20万元,随后郑某向老邢借6万元,11月9日郑某又以打点名义要了40万元,之后好处费要了35万元,在之后说请领导旅游又要了6万元。
高潮:“客串演员”添剧情
之后剧情就更加生动离奇了,郑某告诉老邢,酒厂准备收购酿酒用的高粱,酒厂领导会去考察。
老邢一刻也不敢耽误,在黑龙江某地联系了一块土地,果真,几天后,郑某便带着这位“酒厂领导”来考察。
老邢说,这“酒厂领导”还真是有领导范,沉稳,干练,一看就是领导的样。“酒厂领导”亲自到访,更加增加了老邢成功的信心,当然这也是老邢表现的大好机会。为了让自己更有把握获得代理权,老邢是宁可花钱如流水了,于是,接待“酒厂领导”花了10多万元,塞给“酒厂领导”好处费10万元。后来听说“酒厂领导”父亲生病了,老邢又在郑某的劝说下拿出了20万元。
在接待领导之后不久,老邢第二次去贵州办理授权事宜时,郑某又向老邢说请酒厂领导吃饭需要花1万元,随后又说要给领导好处费20万元,这钱就像流水一样从老邢手里一去不归,但老邢觉得只要能办成事,这钱花得也不冤枉,可是事实却给老邢一个不小的打击。
毁灭:原来一切都是骗局
2011年12月26日,老邢迟迟不见郑某签合同,心里有点急,于是给郑某打电话,这一打不要紧,关机。去家里找,没人。
这回老邢彻底慌了,立刻想到去贵州讨说法,可是这第三次去贵州得到的事实让老邢震惊不已。老邢到该知名白酒正规厂商了解到,这里根本就没有之前见过的“厂长和书记”,而且授权文件也是假的。
情节更加跌宕的是老邢找到当时见过的那个“酒厂领导”,居然也是一名受害者,这名假酒厂领导说自己是某机构工作人员,之前结识郑某,郑某说可以帮忙凑钱让自己拍电影,所以跟随郑某到达黑龙江,郑某临时请他出演“酒厂领导”,他才不知情地参与出演了这出骗局,没想到后果如此严重。
至此,老邢的致富梦是被彻底击碎了。前后郑某从他手中共拿走了100多万元,如今却杳无音讯。在这条老邢以为的致富路上,钱没有源源而来,却是滚滚而去。
老邢越想越难受,于是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目前已经立案侦查。
(摘自《时代商报》 杨博 付坤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