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商会成为非公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陕西省秦商联合会的成立,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秦商找到了“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作为社会、经济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商会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必要的组织设置。陕西省秦商联合会的建立,对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
新时代下,秦商如何谋事以促进陕西发展?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新命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加本次秦商大会的一些商会会长,他们的真知灼见或为陕西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香港陕西联谊会副会长董健:
广纳人才
其实,很多在外面的陕西人是专业人士,但不一定经商,他们没有注册公司,但是他们在文化机构、社会机构中产生的作用比一个商人产生的作用还要大。这样的人是专业人才,他自有一整套的人际关系网络和体系,把这些人才流失掉是很可惜的。所以,我建议在秦商大会中设立一个专业人士机构,或者留学生机构,把这部分人也吸纳进来,让他们更好地为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这样就会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态势。
北京陕西企业商会会长,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
创新模式
希望大家能少点官气,多点商气。
如果说过去我们通常理解的办事就是投资之外,我今天特别想说,在一个转型的中国、在一个开放的中国、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陕西,我们今天应该办三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通过全球秦商的网络带来源源不断的信息,促进陕西的开放。我们参会的海外的秦商、国内的秦商,都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促进陕西在信息资源方面更大范围的循环和更广泛的开放。
第二,促进我们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体制性积极因素朝正面方向的积累,就是改革。我们分布在全球不同的角落,我们有的在深圳、北京,有的在法国、罗马尼亚,我们处于各种各样的体制之中,在不同的角度之下,重新审视陕西、西安,可能会带来一些积极的有利于陕西发展的体制性因素。
北京的陕西企业商会正在积极推动两件事情:其一,在北京建立针对陕西籍大学生、年轻人的风险投资,这种风险投资基金在硅谷创造了很多传奇神话,也创造了我们不少陕西籍的英雄,比如张朝阳。其二,我们希望积极参与西咸新区的发展。不过,我们不希望用传统的方法,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然后从头到尾把资源弄得很分散。我们希望能够集中资源,用一种产业基金的方式和良好的商业模式,来与西咸新区的企业、政府进行合作,用一种新的模式,快速建立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主导、以立体城市为主规划来打造的城市发展形态。这些都需要体制创新,来促进陕西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第三,人才和招商引资同样重要。作为全球的秦商,我们希望给家乡注入更多的企业家人才。
对于陕西来说,科技人才、教育人才非常充沛,但是企业家人才是相对匮乏的。比如我到温州、到福建,去那里参加他们的浙商大会、闽商大会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民营企业力量非常强大,足以使当地的国企侧目。当前的陕西企业家资源匮乏,而企业家资源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包括制度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增强了,由此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
法国陕西海外联谊会会长党克勤:
扩大交流
过去我们没有这个平台,大家像是一盘散沙,分散在全球各地。现在这个机构建立起来了,条件和优势都有了,就要紧紧把握住这个机遇。我认为,在现阶段,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交流。因为我们都是从陕西这块黄土地走出来的,我们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我在法国工作了20年,每次回家乡,每次来西安,都会非常关注家乡经济、社会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对外交流的通道太少,渠道不够畅通,这两年有所好转。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交往的世界。所以,建议大家多交流、多合作,实现共赢。
其次,与会者大多满怀豪情地讲了陕西的历史,讲了陕西的发展机遇,都讲得非常好。但是,我们更应该要关注现实,展望未来。因为在全国来讲,陕西的经济总量毕竟还排在后面,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点要时刻牢记。
而且,在西安,国外的金融机构很少。这就说明西安的经济实力与很多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思想,因为陕西的对外贸易、对外合作的步伐、力度与东南沿海没法比,只有面对现实,直面未来,方能迎头赶上。
最后,秦商大会成立以后,我们全球每个地区、国家的商会要多加联系。特别是要和欧盟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多交流,因为陕西的技术改造、产品的升级换代,都要引进人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除此之外,其他都是虚的。
在“十二五”期间,陕西应着力引进高科技。因为陕西人才很多,资源丰富,遗憾的是企业太少,优质民营企业也太少,这是我们的短板。
天津陕西商会会长张忠敏:
落到实处
我们聚在这里,目的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怎么把陕西经济搞上去;二是怎么把秦商经济搞上去。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说“陕西人好参观,参观回来怕动弹。”因为陕西土地肥沃,用不着费很大的劲儿,就能养活一家老小,所以一些陕西人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所以,我建议将本届大会的交流、对接要落到实处。
通过这次会议,秦商的杂志要办起来、网站要做起来、交流要走出去。我们企业之间、商会之间、联合会与商会之间的交流还要增强,要迈出重要的一步。
辽宁省陕西同乡会会长瞿建国:
四个克服
我们要做到四个克服:第一要克服“抱而不团”;第二要克服“不合”;第三要克服“多而不强”;第四要克服“大而不实”。我以自己是陕西人而高兴,我为自己做了有益陕西的事业而高兴。今后,我建议大家要像江浙人那样,齐心协力抱成团。在这方面,陕西做得不够,应该向别的商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