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琴 李建平
随着经济发展,商会在现代市场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上。在桂林,桂林北京商会以“扶贫救企、银企‘杠杆’崛起”为思路,开拓创新,迅速成为桂林众多商会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做企业发展铺路人
十几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数以万计的京津冀商人来到广西兴办实业,从事生产、商贸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京津冀人在桂投资总额已逾20亿元,创办中小企业1000多家,总产值近500亿元,涉及金融投资、日用百货、房地产开发、农业、水电工程、水产、服装、建材、运输、餐饮、娱乐、电子商务、数字传媒、IT等领域,企业规模和发展势头都呈逐年上升之势。企业间实行团结合作、相扶相助、信息共享已成为必然要求,企业间各种矛盾和经营困难的解决,其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成了客观需求。
“建立北京商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把京津冀在桂的企业形成一个合力,凝聚在一起,把分散的十个指头聚合成一个拳头。”桂林北京商会会长刘强告诉记者,“商会目前的运作已经初步达到了我们当初的设想。”
目前,桂林北京商会为会员企业提供项目投资、信用贷款、公司登记代理、商标注册、知识产权申请等多样化的服务,可以说,只要会员企业有需要,商会就帮他们想办法。刘强很自豪地说:“我们就是企业发展的铺路人。”
冲破地域限制生活力
从2011年7月1日挂牌仅仅半年多时间,桂林北京商会已经在业内打响了知名度,会员单位超过200多家。一些不是京津冀籍企业的企业家,甚至欧美的商人都慕名而来加入这个“年轻”的协会。“一个没有地域限制的商会才是最有活力的商会。‘行者无疆’,商会也无疆。”刘强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吴卫明是一名来自浙江的商人。2008年他在雁山区投资葡萄园的项目,引进了100多个世界著名的葡萄品种种植。2011年遭遇资金瓶颈,急需资金周转,他先是找了几名本地的投资者洽谈合作,但是对方一听说他是做农业种植的,考虑到农业种植资金周转很慢的因素,都回绝了他的合作。在朋友的介绍下,吴卫明找到了刘强。刘强二话不说,立即资助几十万元给他做周转。
“刘会长只和我说了一句话:‘钱你拿走,我是看你的人,不是看你钱。’”在桂林北京商会的帮助下,吴卫明的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没多久,吴卫明申请加入北京商会。“这是个做实事的协会,特别是能给人一种大家庭的温暖感觉。”吴卫明感慨说。
据悉,桂林北京商会在今年2月27日与华夏银行桂林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商会获得5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困难。这一喜讯无疑让桂林北京商会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可能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