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房地产拉动经济是误导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温家宝总理2012年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促使住房价格合理回归”。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说的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今年是说要合理回归,这是一次很大的转变。

  为什么说要“合理回归”?就是因为导致房价不合理的因素还在。房价不合理的因素在哪里?货币仍然严重超发、通胀依旧高位、利率仍然为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症仍在、国际热钱仍蠢蠢欲动,等等。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到现在还没有经受真正的房产投资风险教育,依然固执地认为房价永远只涨不跌,政府在房地产上有巨大利益,政府是绝不会让房价跌的,于是老百姓只要有机会就优先投资房产的信念根深蒂固。这是非常危险的。

  这时候政府一旦稍微放松调控,马上房价就会重新走向疯狂,这对市场对经济对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冲击,政府信誉扫地,今后政策再无可执行力和效果可言。所以当前坚持房地产调控是必需的。

  但每当房地产调控到关键时,就不断有人发出放松调控的呼声。在台面上最拿得出手的理由无非就是,房地产调控会导致房地产投资下滑,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总有那么一些在房地产投资上有深度切身利益的人士,是十分不耐心的,不甘心自己的资产价值受一点损失,哪怕损失是暂时的。他们说,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那么重要,相关产业链那么长,政府真的可以接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吗?我们说,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已经表示可以舍弃一点经济增长,因为今年提出的是GDP增速为7.5%,为多年来最低。

  这些年来很多人一直在说房地产投资带动经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不错,房地产投资确对经济有拉动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表象,“房地产拉动经济论”一说中有很大一个误区。

  从经济学上来说,如果两个东西,A和B,被证明是互为因果的,那就意味着A和B都不能单独发动对方,需要一个外力作用来推动A和B的互动。这有点抽象。怎么去理解?打个比方,就像你踩自行车,你的前后轮互相在动,他们同时在作用对方,你能说到底是前轮带动后轮,还是后轮带动前轮?你可以说它们同时在带动对方,但实质上它们都没有带动对方,它们需要一个外力推动才能跑起来。哪里来的外力?那就是你的脚。你的脚的踩踏,才可以使自行车向前走。你的脚一旦停下来,自行车也就停下来了,不会两个轮胎自己发力向前走。

  那么在房地产投资和GDP这对车轮中,这个外力就是经济基本面。具体而言,就是城市化、个人创造性和企业活力的增长、在更好的制度下更多要素投入被动员起来,或同样的要素被更有效率地进行投入和配置。

  再次强调,房地产投资不是盲目和孤立的,必须要有潜在需求为前提。为什么日本不能以房地产拉动经济?它不想么?它非常想,想得不得了,但做不到。因为城市化终结了,老龄化早已经来了,经济成长预期是负的,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日本投资房地产。现在美国也非常想刺激房地产拉动经济,但是也做不到。因为基本面不存在这样的条件。我国中西部很多城市的政府也想靠房地产投资去拉动经济,几乎没有哪个政府不想,非洲国家也想,但这个经济不是你想拉就能拉动起来,房地产的火车头不是想开就能起来的。投资者不傻,要花真金白银,没有经济基本面利好信号,没有看得见的潜在需求,不会有人去投资的。

  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理解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是说房地产不重要。房地产很重要,如果后轮胎破了一个洞,前轮胎也转不了,整个经济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停滞。当然,房地产本身只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达到能与GDP一比一相匹配的地步,不过你可以想象一辆多轮自行车就好了。房地产投资与非房地产投资、金融、外贸等都是经济增长这辆大车的轮子。1998年房改前就是这样的局面。一辆多轮自行车废了一个车轮,还要其他轮子给这个轮子带力,当然整体的车速快不起来。反过来说,如果多轮自行车全速启动后,有一个轮胎自我膨胀,与前轮的前进速度不协调,又超出骑车者脚力的控制范围,那么这辆多轮自行车肯定也骑不好,会翻车。所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定是在一个平衡关系范畴之内才有效,超过内在的平衡关系,只能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

  政府当然需要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相互配合,但前提是保持一个协调关系,从来不能指望房地产能单独地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中央政府这次保持了清醒头脑,不被一部分利益集团蛊惑,不为短期GDP而纵容房地产泡沫、饮鸩止渴,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这是十分明智的。

  (摘自《东方早报》陈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