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任正非与李东生的反省和反思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中国标杆企业家的回顾与展望

  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又一个转折点。在困难与危机的关头,企业家有意无意地都在反省。

  从“它世界、我们世界、我世界”诠释任正非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从回到原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呈现李东生“鹰的重生”。

  □程理之

  

  68岁的任正非面临着传承难题。他以独特的方式,系统梳理整合了他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许多企业家看到后,都喜欢跟我交流他们的读后感。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跟我说,‘任正非可是中国的乔布斯,值得好好挖掘与诠释’。我深以为然。”一如乔布斯,任正非痛恨平庸。他对接班人的选择和传承,不是关起门来说事,他要刻意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强势气场。

  任正非40岁那年放弃了当顶级专家的梦想,创立了华为,就是想打造平台集结优秀的人才,希望能成就点事。所以从一开始华为就设计了人人股份制。从员工出发的一整套体制安排,可说是华为的一条横轴。而人人股份制正深刻反映了任正非办企业的原点:从人出发,仅仅从人出发。在他眼里,员工不是“产出的成本”,甚至也不是可以“增值的资本”,而是“公司的根本”。

  从客户出发的一整套市场策略,是任正非建构的华为纵轴。在人人股份制土壤中茁壮起来的员工具有无穷创造力。任正非正是靠着他们深入内心,去触摸客户的痒痒肉。华为2万元起家,没有什么背景,能跻身世界500强,成为全球通讯设备行业老大,没有这个人人股份制的纵横坐标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纵横坐标只是一个伟大公司的深厚土壤。要在这个深厚土壤上耕耘,催生出令人侧目的人才,还需要“活文化”,需要领导人深入一个个现场,去捕捉现场神灵。开始几年,任正非都不敢开大会。他每天做的,就是深入一线与客户和员工交流与碰撞,一旦发现好的做法和共振的点子,就到处传播。在考虑传承的重要时刻,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深入一线的精神和做法,能不能延续。

  任正非的反省是深刻而全面的。他从华为的土壤和体制的独立观察开始,透视了人人股份制与EMT轮值主席(COO)的过去,展望了CEO轮值的未来,梳理了在办企业的“它世界”层面的一些关注焦点。任正非没有简单化地停在“它世界”的层面,而是更深入地揭示了其背后的文化:“我们的世界”。

  人人股份制是他的双亲给他的灵感和理性。父亲任摩逊对爷爷任三和经营方式的诠释,母亲程远昭的舍己从人,都让任正非毫不含糊地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作为华为的经营哲学。

  文化的背后是任正非的心性。一如乔布斯,任正非有一种“放下成功,永远当个新手”的纯粹。从无我出发,看透混沌的世界,在那天人合一的心境上,没有化解不了的危机和难题。这也是华为未来的接班人最需要的品质。

  任正非的反省中还饱含敬畏。华为董事长孙亚芳说:“任总的这篇文章是华为成长的真实缩影,和他对轮值CEO的期盼。他把一生悟到的'道'朴实地告诉接班团队,也期盼接班团队能真正理解这个‘道’。”

  在中国企业史上,另一个极有价值的反思是TCL总裁李东生2006年的《鹰的重生》。新近,《鹰的重生》作为TCL企业史出版,给中国企业人提供了活教材。去年李东生在与稻盛和夫对话时,稻盛老人对TCL鹰的重生这段历史与心路历程,特别感佩。

  TCL在并购了汤姆逊彩电与阿尔卡特手机后陷入了极大的困境。2005年底,亏损近20亿元。当时整体上市的TCL,面临退市风险。在西方大公司严格的科层制度与庞大体系下,压力都集中到了李东生身上。此时,他想到了刚参加TCL时自己身上的那股热情、激情与豪情。他意识到,在这样的时刻,只有在每个一线岗位上的带头兵,才能把每个一线上的运作做到不同凡响。于是,他就写了《鹰的重生》,在一个清晨,直接把文章挂到了TCL内网上。

  没有人会料到,此文竟一下子开启了员工内在的源头活水,几万个跟帖评论,一个个不同凡响的创新念头喷涌而出。由此,TCL创设了一种经营组织管理的全新模式:“无边界集中”。在欧洲,原有庞大的公司体系架构全被打碎,全欧洲业务只设一个新公司,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再设任何分公司,一个总经理统领全欧洲20多个国家业务,下设财务和信息管理、售后服务等8个部门。公司有多个业务平台——法国、波兰、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前三大业务平台负责欧洲市场的开拓与销售,而中国平台则远程提供全方位支持,负责协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订单的顺利实现。TCL的无边界集中,在强化关键现场重建的同时,引入准时化生产的思维,是个创造。

  从那以后,TCL建构了飞鹰、精鹰、雄鹰等的“鹰系工程”,建构了集团总裁等高级别领导直接带应届毕业生的“导师制”,把热情、激情与豪情植入80后、90后一线员工。“从群众中来”拯救了危难中的TCL,今天的“到群众中去”,又赋予了TCL新的生机。去年,TCL彩电已位居全球第六,手机也已挤进全球前十。

  这就是中国的企业家!危机和困难从来就打不倒他们,反而成为驱使他们前行的动力。

  

  延伸阅读

  

  巴菲特的回顾和认错

  令人钦敬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致股东的公开信”除了总结2011年度的业绩表现外,“股神”在公开信中认错引起了各方关注。

  情况大致如下:早在2010年年底,巴菲特表示,房地产复苏很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开始。巴菲特在公开信中承认这一判断错得离谱。总体来说,巴菲特公司投资的5家房地产相关公司在2011年税前利润为5.13亿美元,与2010年相当,但明显低于2006年的18亿美元。

  此外,巴菲特认为他在几年前花了约20亿美元购买能源期货控股公司发行的几种债券的举措,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故而在2010年对这笔投资减记10亿美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减记3.9亿美元。另外,三项大额并且极具吸引力的固定收益投资被其发行人赎回,虽然瑞士再保险、高盛和通用电气(GE)在赎回证券时共支付了128亿美元,这些证券此前每年给伯克希尔创造约12亿美元税前利润,这么一大笔收益需要接续。

  作为一个在全球投资圈享有盛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经常一次又一次被提及。在如此光环的笼罩下,巴菲特先是撇开自己的身份,继而再撇开取得的成绩进行认错检讨,这种气度跟态度,更是让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