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内EMBA 教育繁荣下隐藏“五大顽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重  教

  

  EMBA是市场化运作的教育项目,而招生名额却实行“计划经济”,每个体制内院校都有数额不等的招生指标。教育部批准的两批具有EMBA教育资格的院校,加上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体制外教育机构已达百余家,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与“计划”角力背景下,中国的EMBA教育“表面繁荣”背后却存在着课程同质化、师资“饥渴”、生源低端化、管理缺失、教学脱离实践等“五大顽疾”。

  国内EMBA的课程大多引进国外课程体系,不论是对外宣称国内最好的商学院还是“非著名”院校的EMBA课程设置都大同小异,甚至有很多项目的师资都惊人的相似,课程同质化可谓触目惊心。

  EMBA学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名师的授课费。国内名师僧多粥少,因此各学校竞相争抢,甚至“饥不择食”,连知名的企业培训师也被请进EMBA课堂。名师每小时的授课费用已经达到几万元,甚至有钱也不一定能请到,很多名师都是打着“飞的”往返各个EMBA授课点。

  除了标榜身份外,有些人读EMBA主要看重的就是能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有用的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之前在其他院校学习过EMBA很难再被北大光华录取了。异地办班也成为商学院拓展市场的一大“利器”,甚至出现了专门为某个城市和企业举办的授课班,学员的同质化也让EMBA的价值大打折扣。光华原则上每期EMBA同一个公司最多只招收两人。

  有些学校的EMBA课堂有“上课可以不来,晚上一定要到”的不良风气,上课缺勤却从不落下饭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表示,北大光华更加严格地进行班级管理,在每月四天在校上课期间,学院安排了学员的大部分课余活动,在学员返校当天晚上安排讲座,离校前一天晚上安排考试,其他两天晚上安排同学的分享和讨论,让圈子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更积极的意义。

  国内几乎所有的商学院受欢迎的教授都不太愿意给全日制MBA上课,他们更青睐EMBA.EMBA名师讲课费至少可达2万-3.5万元/天,有的老师兼职或做咨询生意,根本无心做研究、写案例,课堂上的案例多是从国外照搬过来,即使是本土案例,一两个“古董”案例用五六年不变的大有人在。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把反思行动性教学作为教学和实践结合的探索,避免形成“课堂心潮澎湃,回到企业涛声依旧”。通过课堂大量反思交流,结合自身企业,出一个行动报告。新加坡万邦董事会主席在听完公司高管的行动变革计划后,在课堂上当场拍板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