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采写 樊国栋 喻文亮
事件ⅠShi Jian
数位高管请辞
重组再被提及
2月23日,中国嘉陵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陈永强先生、董事王家祥先生、监事会主席陈凤珍女士、监事韩金科先生、监事吴卫刚先生因工作原因,于2012年2月21日分别递交辞报告。这一事件让中国嘉陵资产重组一事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对于中国嘉陵的重组,某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兵装集团早就有意对旗下诸如建设摩托、中国嘉陵、ST轻骑等资产进行重组整合。因此业内对此早就形成一致判断,ST轻骑原有的摩托车资产合并进入中国嘉陵,把后者打造成兵装集团旗下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公司。”
记者注意到。公司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了中国嘉陵第一大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与兵器装备集团属于一个公司两块牌子)提名的刘波、舒元勋为公司董事候选人。有意思的是,资料显示,刘波现任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南方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候选人的工作履历,似乎印证了该私募人士的判断。但也有业内人士不同意该私募观点,其认为:“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并非如此,应该说存在优质军品资产置入预期,不能只简单看其中一位董事的履历。”
为核实上述市场人士的判断,记者多次电话联系中国嘉陵方面求证,但一直未能与之取得联系。
回应ⅠHui Ying
老帅辞职与*ST无关
23日,中国嘉陵董事会秘书周永强表示,陈永强是正常的辞职,与中国嘉陵即将*ST无关。记者致电中国嘉陵大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董秘王进文,但未能获得答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58岁的陈永强在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北京总部另有任用。中国嘉陵推举董事段潇代行董事长职务。记者注意到,中国嘉陵近两年业绩并不乐观。公司先前预计2011年将发生亏损约2.16亿,由于2010年其已亏损2.75亿元,连续两年亏损,中国嘉陵很有可能戴上“ST”的帽子。
对于业绩亏损,中国嘉陵表示,主要是因为受国Ⅲ标准实施的影响,全行业摩托车销售低迷,整体效益不佳。公司摩托车产销同比下滑,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时汇率波动,利率上升,也导致公司汇兑损失及利息支出增加,经营出现较大亏损。
对重组传闻,中国嘉陵董事会秘书周勇强表示,这是大股东考虑的事情,他们不清楚。“中国嘉陵*ST可能会增强重组预期。”华龙证券分析师牛阳表示,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嘉陵、建摩B、*ST轻骑三家摩托车上市公司,*ST轻骑已连续三年亏损,今年将暂停上市。不过,去年底,兵装集团已向其注入了盈利的汽车零部件资产,置换出了亏损的摩托车资产。
背景ⅠBei JIng
摩托车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
由于连续两年亏损,中国嘉陵股票交易将在今年4月27日的2011年年报披露后,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将冠“*ST”,作为中国最老牌的摩托车上市公司,中国嘉陵自1995年上市以来首次面临如此困境,如果2012年继续亏损,将暂停上市。
一知名证券公司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国嘉陵作为中国兵器老国企,产品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目前,中国嘉陵的主导产品只有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光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其中摩托车及零配件收入占总收入的99.98%,如此单一产品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压力。
一位分析师也对记者指出:“摩托车的黄金时代已成往事,现在随着禁摩和消费升级,汽车已经成为城市私人交通工具的首选,虽然摩托车在农村和郊区仍有很大市场,但其份额也正在遭到汽车的蚕食,成本上升不能通过提价来转化,这也说明摩托车需求萎缩,整个行业的日子仍将难过。”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目前经济大环境不理想,中国嘉陵依靠摩托车主业,在2012年扭亏难度非常大。因此,中国嘉陵还得靠非常手段,如通过非主业来盈利。
有私募人士也认为:“资产重组如果简单是摩托车资产整合的话,根本就没什么看点,除非是优质军品资产(注入)。”
评论ⅠPing Lun
摩托车业何去何从
□ 杨冉冉
有专家认为,今年作为国Ⅲ标准摩托车转型的重要一年,产品的更新换代成为了各企业调整的重中之重。大中排量摩托车产量较低,但增长趋势明显;高端、休闲、重型摩托市场需求也将得到重视,企业将对此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在加大纯电动摩托车的发展力度。纯电动摩托车被认为可以一改摩托车高污染高排放的形象,可以敲开城市“禁摩”的大门。但是,与电动汽车一样,纯电动摩托车要想发展必须攻克技术和高成本的难题。
目前,纯电动摩托车的性能还无法与传统燃油摩托相比。由于“油转电”,每辆车生产成本增加1200元左右,如果没有政府补贴,这种“环保车”也将很难推广。据了解,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整合电池、电机和控制器领域的知名企业合作,力求攻克技术难题;一些地方政府也着手制定政策扶持该产业,按照重庆市政府的“十二五”规划,重庆全市将布点1.5万个电动摩托车充电桩,大大超过加油站的数量。
另外,业内专家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措施,对摩托车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眼下国内排量低于250毫升的摩托车,消费税为3%;排量高于250毫升的,消费税为10%。而当前我国排量低于1.0升的汽车消费税税率不过1%,显然不合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李彬称,我国摩托车消费税率还是20多年前制定的,那时候摩托车属大件消费品,而眼下不过是比电动自行车略高一档的代步工具,且我国摩托车60%靠内销,内销部分又有近九成靠农村市场,如果能适当调降摩托车消费税率,可望有力拉动摩托车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