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富一代”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传承财富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富二代”对父辈财富的继承不再局限于接班经营,许多民营企业将引入职业经理人。
□ 马春园
人们经常这样调侃:当你有钱的时候,最惦记你的是银行。而当你足够有钱的时候,银行还会惦记你的家庭和子女。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称,在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已超过50%的当代中国,不仅是银行,各种教育机构、理财机构,甚至是政府部门,都开始惦记起“富二代”的生意。
中信私人银行中心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内高净值人群中,私营企业主占比高达71.6%,财产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第一代富裕阶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私人银行“富二代”争夺战
私人银行提供的“富二代”服务看起来五花八门,但不外乎海外留学金融、技能学习、主题性旅游等零碎的增值服务。
某外资私人银行总经理告诉记者,西方的私人银行已经发展了两三百年,资产丰厚的家族都有专属的私人银行家为其理财,资产雄厚的家族甚至有专属的家族事务公司,家族与信任的私人银行有着几代人的合作与信任,在财产传承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既有的模式。但如何帮助中国的富裕家庭传承财富,私人银行还没有完全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途径。
建行的一份报告显示,私人银行客户平均使用2.5家私人银行,完全没有达到西方私人银行那样的客户关系。而且中国私人银行业有一个传统误解,认为“拉关系”比什么都重要,但事实上,私银客户更加看重银行和客户经理的专业能力和产品知识。
“很多富二代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他们对私人银行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学习金融、理财知识,而不是当成一个交流平台,他们并不缺少彼此交流的渠道。”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负责会员管理的王盈盈告诉记者。
财富传承服务瓶颈
随着“富一代”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传承财富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富二代”对父辈财富的继承不再局限于接班经营,许多民营企业将引入职业经理人。根据中行私人银行的调查,超过六成的高净值人群倾向于在退休后把企业交给下一代管理,另有将近三成愿意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
因此,私人企业主对私人银行会提出一系列新的需求,包括子女教育、财富规划、保值增值、事业传承、遗产处置和养老规划等。
事实上,子女教育、婚姻财产、遗嘱管理、退休养老和财产存续等问题,都依赖于完整意义上的个人信托综合筹划。但目前在国内,信托被误以为是一种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与财产的传承和存续相距甚远。
在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中,完整意义的个人信托还是一种缺失,在将来,有可能成为财富传承服务的瓶颈。
同时,“富二代”对私人银行的接受程度更高,理解更国际化,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偏好一些较为复杂的投资产品,对私人银行的服务要求也更高,属于更难管理的客户,这对私人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良莠不齐的“富二代”培训
当下,富二代的接班培训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正是看中了“富二代”的含金量,良莠不齐的各种培训班也应运而生。
在中国民企的接班问题上,高净值人群更多选择了让子女到国外留学后回国接班,他们对海外教育的热情远胜于对财产继承方面的安排。
接班的方式并不仅限于此。有的企业家选择“手把手”带出继承人,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在儿子鲁伟鼎中学毕业后将其送到新加坡学习了半年企业管理,回国后就开始每天带他上下班,手把手教其处理企业的各项事务。
有的企业家子女则自己创业磨砺,如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的创始人陈豪,在大学期间创立自己的公司,年营收超过千万。
有的则是进行“平民化”的培养。一位家中做煤矿生意家庭资产财产过亿的“富二代”告诉记者,自己并没有选择出国留学,而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高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国有的煤矿企业,一切都从基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