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侯建芳:用良心和责任做食品企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农户赔钱,雏鹰有责”、“让农户赚到钱才是硬道理”、“带领农民兄弟致富是我们的心愿”……尽管语言朴实,但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说这些话时语气非常坚定。

  □ 董畅岩 章冠博

  

  雏鹰农牧网站首页,“雏鹰模式,惠农利民”八个大字赫然在目。

  

  雏鹰模式的宗旨

  是让农民致富

  

  “雏鹰模式运行20多年来,从没有跟农民打过一场官司。我自己就是一个农民,要跟农民合作得好首先要了解农民。”侯建芳经常对员工说,“如何让合作的农户赚钱,这是公司的责任。”

  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的雏鹰养殖模式的创立者,雏鹰公司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公司从一开始就跟合作农户定了一个固定计算价,一旦个别农户养殖出了问题,即使农户养殖赔了钱,雏鹰公司也会给农户一定的补贴,降低了农户的经营风险。

  

  雏鹰“有容乃大”

  

  雏鹰农牧从一个家庭养殖场,成长为市值超过70亿元的上市公司;伴随着雏鹰公司的成长,一大批公司高管和员工,都在成长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公司董事会秘书吴易得对此有着深刻体会。

  作为较早加盟雏鹰农牧的“资深高管”,吴易得现在不仅已经成长为国内资本市场界的“金牌董秘”,并且还担任诸多社会职务。

  对此,董事长侯建芳不仅没有反对,还十分支持。他认为,共同成长,正是雏鹰品牌的核心价值。

  事实上,侯建芳创建“雏鹰”公司的初衷,正是希望企业能够一直像一只小鹰一样持续成长。

  后来,侯建芳还邀请国内知名的连锁运营专家区锐强加盟雏鹰。进入公司后,区锐强还担任着国内某著名培训机构讲师的角色。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胸怀。

  “让投资者分享雏鹰农牧成长的价值”,一直是雏鹰农牧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标。

  

  享受分享的快乐

  

  提到分享雏鹰的成长价值,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很少有人能想到养猪的企业能够上市。

  2008年侯建芳提出雏鹰要上市,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压根就不靠谱。

  侯建芳当时有一位朋友,出资300万元决定购买雏鹰农牧的部分原始股,之后不久就后悔了,要求退股,因为有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说:“别傻了,赶紧退出来吧!新郑市都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呢,雏鹰根本不可能。”但是,后来雏鹰公司真的成功上市了,当初那位朋友想退出的300万资金立刻市值3600万元。

  自从2010年上市以来,雏鹰农牧的业绩大幅递增,给投资者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2011年4月19日雏鹰农牧实施了10转10派4.5元的高额送转。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2012年1月20日,雏鹰农牧集团公布的一个重大举措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公司计划拿出235万份股票期权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公司300多名核心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骨干员工获授股份。

  从“农户不挣钱,雏鹰有责任”的理念,到股权激励的实施,雏鹰的成长也贯穿着分享价值的理念。

  “我希望公司团队和与雏鹰公司合作的农户,以及所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都能够分享雏鹰成长的价值。”侯建芳真诚地说。

  

  食品企业责任为天

  

  一直挂在董事长办公室墙上的“雏鹰模式 惠农利民”八个大字并不是一句空话。雏鹰农牧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发展生态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希望通过“生态肉”为中国的“绿色GDP”做出一份贡献,雏鹰人更希望,“雏鹰模式”的推广,能为国人献上一把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侯建芳说:“做企业,责任是第一位,尤其是食品类行业,如果没有责任心,企业早晚是要死掉的。”谈到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危机”,侯建芳不无感慨地说:“现在食品安全的高度越来越高,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首先就要保证食品的安全,让国人吃到真正安全放心的肉制品。怎么去保证放心和安全?我们要从源头做起,我们的企业要承担起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