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媒体报道“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这个数据,周女士再看看一边兴致勃勃玩着机器猫的儿子,她心里仍感到一阵后怕。周女士的儿子小虎两岁多了,属虎,半年前还被时不时的腹泻折腾得像一个瘦猴,一家人成了医院的熟面孔,心力疲惫。半年前,小虎的奶奶参加滇虹药业举办的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带回了“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小虎较快地告别了腹泻,也逐渐从一个瘦皮猴变成了胖小虎。
小儿腹泻需警惕
据成都市儿童医院医生介绍,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含未消化食物、脓血、粘液等;是婴幼儿最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
小儿腹泻的危害
相关数据显示,小儿腹泻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幼儿约占50%。小儿腹泻除影响婴幼儿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进而损害某些机体组织。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但也常因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2、鹅口疮。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如不及时停药,真菌可侵及肠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腹泻迁延日久,长期热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而致出血。
4、其他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
小儿腹泻非感染因素是主因
据悉,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但小儿腹泻大多情况下属于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由于细菌、病毒、霉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或消化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称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因素,一是体质因素:小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活性较低;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完善;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容易造成腹泻。二是菌群失衡:双歧杆菌是小儿肠道内的重要菌群,保证小儿肠道健康,一旦有害菌数量超过双歧杆菌,就会导致小儿腹泻等症状。三是消化紊乱:小儿肠道发育不健全,饮食不当也可引起腹泻;乳糖过敏也可导致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