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之前,煤电一体化的操作路径一般是电力企业投资煤矿,或是煤炭企业参与建设坑口电厂,而在如今煤强电弱的市场背景下,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煤企并购电企已经渐成趋势。此次神华通过注资16.51亿控股巴蜀电力则更凸显了市场手段的力量。
笔者看来,在短期内无法进行煤电改革的情况下,用煤电一体化的思路来解决电力公司的原料供应问题,外部成本内部化,可以省去煤价不断上涨的成本,解决火电亏损的问题,算是比较现实地解决目前问题的办法。
中国神华这样的煤炭巨头如能与地方政府达成一致,整合巴蜀公司这样的地方电力资产相对容易,也可用自身优势提升其效益。
目前各省煤炭重组基本结束,煤炭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于是,实力扩充的煤企进一步发力进入电力领域,加速整合电力资产。这样不但可在当前煤价低的时候对冲风险,保障了煤炭的销售,还将在未来调电价时获利。
电企由于煤价压力等因素,单靠发电主业难以盈利。因此,越来越多的电企开始“不务正业”——五大发电就在不断举债增加新能源、煤炭、物流甚至金融等方面的投入,想将一些效益不良的火电厂清理出手。
相对于煤炭企业对电力资产的整合,上游煤炭领域留给电企进入的空间反而变得狭小。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