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想成为富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穷人永远比富人多。据理财周刊报道,到底是什么成为了穷人向富人靠拢的绊脚石呢?
首先,性格及思维方式是造就贫富的关键因素。富翁从小胆子大,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他去干。公司准备开拓西部市场,要派职员去兰州、成都等地干上三四年,未来的富翁会毫不犹豫,甚至毛遂自荐。一般人却不愿意离开京、沪公司总部,考虑良久,仍迟迟不愿行动。胆子大,自然机会多;胆子小,机遇也会流失。在投资市场上,亦是如此,一般人羊群效应明显,大家随波逐流,不肯尝试任何新生事物,怕失败,等到大家趋同才会去干,他的成就就有限。富翁狼性特征明显,他们在股票基金净值达到1.30元时已经购进;羊群性格的人最终等到2.30元时才会购进。“狼”赚钱时,“羊”买进的价位已较高,就算不亏也赚不多。
其次,在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上富人和穷人也有着显著的不同。穷人要等有钱了才投资,白白让金贵的时间从指缝中溜走。而富人的投资从点滴开始,越早越好,绝对不会放过复利这个财富道路上最具威力的武器。在买房的过程中,富人和穷人的举动又一次大相径庭。穷人举全家之力,省吃俭用,为的是提前还贷。而有钱人明明能够一次性付清房款,却尽可能地申请房屋按揭贷款。拿别人的钱进行投资,大部分的收益却可以纳入自己的囊中,对富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借鸡生蛋”。
再次,所有人都想成为有钱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富人具备慷慨消费的能力。仔细比较富人和普通人的消费习惯,就会发现“负翁”往往比“富翁”更舍得花钱。而即便是两者消费同一件商品,其目的和原因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而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
最后,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工作始终是获取财富最为主要且普遍的一条途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皆是如此。但是穷人干一行厌一行,并且很少甚至从不充实提高职业生涯的能力,因此在成为富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