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针锋相对 归真堂药业上市引发中药资源保卫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以“活熊取胆”为原料的归真堂药业上市引发争议之时,2月6日,中国中药协会给媒体发函称,“受西方利益集团资助的、由英国人创办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假借动物保护名义,长期从事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及名贵中药企业的宣传”,其目的就是“削弱中药竞争力、为西方利益集团垄断中国肝胆用药市场谋取更大利益”。

  而公益慈善组织“中国SOS求助”创始人白一鹏透露,其已经联合几位自然人筹措了1.2亿元资金,计划对归真堂的股权进行收购,2月8日已经正式发函给归真堂公司及其部分股东——几家创投公司,意欲阻止归真堂的上市计划。

  正方

  力挺上市 中药协会提出西方利益集团论

  □ 沈 玮

  

  以“活熊取胆”为原料的归真堂药业是否能够合法合理的上市?在一片网络反对潮中,中国中药协会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载,2月6日,中国中药协会给一些主要媒体发出沟通函,函件称,“中国中药产业珍稀动物药用资源养殖状况早已摆脱10年前铁马甲、插管引流等技术落后时期”,“事实上,不规范养熊场都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也同样被中医药及从业人士所反对”。

  

  技术之争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中药材历来由三大部分组成,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许多在民间和医院流传很广的一些品种,有的简直就是用动物命名的。比如乌鸡白凤丸、至宝丹、云南白药等等,这里边无不含有一些珍稀的药用动物资源。目前中国黑熊养殖状况早已摆脱10年前“铁马甲、插管引流”等技术落后时期。“不规范养熊场都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也同样被中医药及从业人士所反对。”

  “熊胆在中医临床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支持归真堂的人士表示,在我国中药产业中,使用熊胆粉的中药达123个品种,由183个制药企业生产以保障市场供应。“像冠心病、肺炎、肝炎、胆囊炎、高热、五官科以及外科使用熊胆的品种都非常多,还有16个藏药品种也用熊胆,基本囊括了目前藏药中的精品。”

  该人士指出,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熊胆粉具有广泛用途,特别是在肝胆等疑难、危重病症方面比在中国畅销的治疗肝胆方面的西药更有独特疗效。这个产业目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关键是要加强管控,杜绝虐熊现象。

  资料显示,1993年,原林业部专门下发关于清理整顿“养熊场”的通知,取缔不符合法规、熊来源违法,或者对熊有虐待的驯养厂。1995年,国家召开办公会,要求没有达到标准的企业限期整改,1997年发布黑熊养殖管理规定,对建立黑熊养殖场的管理、条件、圈养、繁殖等方面做出规定。199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野生动物饲养厂的管理条件,2004年国家林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熊资源管理,对于养熊做了具体的规定,“应该说我们国家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法制还是比较全的”。

  房书亭则表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20年前活熊取胆的图片发到网络上,蒙蔽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甚至文体界明星。其实先进的无痛引流技术早已在全国推广,没有这个技术根本不允许养熊”,“我到熊厂看过,熊在取胆前要消毒,取胆时吃着喜欢吃的东西如蜂蜜等,一根小管子往外流着胆汁,不到10秒钟就结束了,绝对看不出痛苦的迹象。”

  不过,亚洲动物基金并不认同以上观点。 亚洲动物保护基金称,东方传统医学使用脱氧熊胆酸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胆酸的哺乳动物。但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这一点也得到了许多当代中医药师的认同。

  2008年初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冯奕斌及其同事就开始进行熊胆的中草药替代品研究。冯奕斌将黄柏、黄连和黄芩三种中药同熊胆及熊胆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做了比较,发现这三种中药抑制肝癌细胞增生和扩散的功效都比熊胆理想。

  张小海对记者表示,以归真堂的产品为例,仅仅3g熊胆粉被包装在50cm见方的盒子里,包装得很豪华,“大部分的熊胆消费都是礼品消费,而不是药品消费。而这些礼品消费都是建立在黑熊的痛苦之上的”。

  

  利益之辩

  

  事实上,早在去年归真堂首次提出上市而被舆论攻击之时,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药协会就牵头主办“珍稀药用资源保护和利用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会议认为,西方机构是在以动物保护的名义,打击中国中药产业。

  记者拿到了去年3月份座谈会的记录。在这次座谈会上,房书亭就表示,“看到网络上关于活熊取胆视频、文件以后,我感觉有点似曾相识。2008年中国中药协会曾经派3名专家,专程到荷兰参加国际评委物种保护条约协议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会场基本放了这次差不多的照片,甚至狗熊都有惨叫的照片。在此次会议上,对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提出问题。”

  中药协会认为,西方组织的目的就是打击中国黑熊药用养殖行业,遏制我国珍稀动物药用资源,肢解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为西方利益集团在中国市场攫取更大利润。

  归真堂公司曾经给记者传来资料,指出“熊去氧胆酸胶囊”是西方一家化学制药厂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行销数年,多次排名国内肝胆药品市场第一位。熊胆粉是熊去氧胆酸胶囊在中国市场取得垄断地位的最大绊脚石。

  在支持归真堂的一方看来,亚洲动物基金会背后有着西方制药财团的资金支持,他们攻击黑熊养殖,胁迫中国政府取缔黑熊养殖与熊胆粉入药,目的是将名贵中药熊胆粉置于死地,然后轻而易举地占领我国肝胆药物市场。如果熊胆粉原料断货,则中国民族中药制药产业将受到巨大打击。

  反方

  阻止上市 机构欲以1.2亿收购归真堂股权

  日前,公益慈善组织“中国SOS求助”创始人白一鹏透露,其已经联合几位自然人筹措了1.2亿元资金,计划对归真堂的股权进行收购,2月8日已经正式发函给归真堂公司及其部分股东——几家创投公司。在归真堂排队IPO前发出收购邀请,意欲阻止归真堂的上市计划。

  

  欲出资1.2亿收购股权

  

  “从去年我们得知归真堂计划上市开始,就有此计划。”白一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1年归真堂上市风波第一次引起媒体关注时,他曾经计划对归真堂进行股权收购,以阻止其上市融资。而当年白一鹏筹措的收购资金为5000万元,如今他已经联合几位自然人一起筹措了1.2亿元的资金,计划再一次发起对归真堂股权的收购。

  按照白一鹏的话说,在此次计划出资收购归真堂股权的合作伙伴中,有的拥有海外市场的营销渠道,有的拥有医药领域的市场经验,与他们合作,将有利于归真堂的发展。一旦入股成功,也将以股东的身份让归真堂的发展逐步脱离“养熊取胆”行业。

  据了解,这一股权收购邀请将给归真堂及其股东10天的考虑时间,如2月17日仍未收到商谈回复,则视同收购意向未被采纳。

  

  创投股东有退意

  

  据白一鹏表示,归真堂的三家属地江苏的股东——鼎桥创投、澄辉创投、鑫澳创投似已萌生了退意。

  “从2011年至今的一系列沟通来看,这几家创投公司对于归真堂能否顺利上市也有所怀疑。”据白一鹏介绍,通过与几家创投公司的沟通,相比2011年时的收购计划,这一次的收购邀请已经不再是他一厢情愿了。

  然而,白一鹏方面的收购计划落实起来似乎也困难重重。此前有媒体报道,鼎桥创投等创投公司早在2009年9月底就入股归真堂,并合计向归真堂增资7650万元。这意味着,白一鹏方面所筹措的1.2亿元资金,恐怕难以动摇归真堂控制方的控股地位。而单纯收购小股东股权,并不能成为归真堂上市的真正阻碍。

  “一般来说,IPO已经到了‘落实反馈意见’阶段,股东选择退出的,多半都是经过与证监会沟通感觉上市无望的企业。”有券商人士表示,归真堂小股东选择在这一时刻退出并没有任何法律方面的障碍,但收购小股东股权也并不能成为归真堂上市的实质障碍。“关键还是收购方愿意给出多大的对价。”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