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晖
近日,10多位义乌武义商会会员到新宅镇开展“回馈社会,回报家乡”活动。会员们到新宅镇中心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并送去了慰问品,随后他们又到板坑村,为村里捐赠了2万元。据悉,板坑村将用这笔资金修建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
义乌武义商会成立于2010年05月18日,目前商会已有会员单位136家,分别从事超市、饰品、服装、雨具、文教用品、副食、汽配、物流、外贸、教育等行业。目前,有3万多名武义籍人士在义乌经商创业,创办各类企业300多家,注册商家上千家,成为义乌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积极配合两地
做好工商联助手
为推进义乌、武义两地的经济发展,商会积极做好两地工商联下达的任务,较好地完成了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森博会的参展参会人员落实与展位安排。
据记者了解,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配合义乌市政府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进沪车辆的登记汇报工作;在2010年度“中国武义首届国际养生博览会”和2011年度“中国武义第二届国际养生博览会”期间,积极安排驻义乌各地商会人士来武义共襄盛举,开展“爱在武义·泉是幸福”等活动,大力宣传了武义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展示了武义商会本身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受到武义县工商联和义乌市工商联以及各兄弟商会的赞赏,树立了“义乌武义商会”的品牌;2011年1月20日在义乌市工商联九届二次执委会议中,被评为“2010年度十有先进商会”。
促发展共进步
全方位服务会员
2010年下半年,商会副会长高小波、李学华、郎晓晖、王俊娥,理事钟月如、郭彩群等参加了武义清水湾贸易洽谈会。会上签订了包括防盗门等多项生意项目合约。2011年10月商会理事潘群英、吴斌等在武义唐风温泉再次签订了上千万元的生意合约。其他商会成员也在不同时期积极采购武义工、农业产品到义乌设摊设点销售。
据负责人介绍,在义乌市举办的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森博会上,商会也分别为各会员单位争取了多个展位,获得参展机会。近几年,柳城畲族镇、履坦镇等武义县各乡镇的商户也多次受到商会帮助,联系厂家业务。
商会不断组织会员学习党的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会员爱国、敬业、守法。积极引导会员企业为社会事业作贡献,承担起相关社会责任。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商会每月1次邀请不同行业专家到商会进行知识讲座,组织相关会员参加培训,并就企业的相关问题现场作答。
商会还在会员内部互帮互助并做到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建立融资平台,实行短期借款。2011年4月针对整个超市行业资金短缺问题,商会诚邀武义县政府领导、县各商业银行行长,县知名企业家到义乌和商会超市经营户直接对话,就行业如何解困、如何发展、如何简化资金审贷程序达成初步协议,让与会会员备感温暖。
商会加强与义乌市公安、司法、新闻媒体、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为广大会员开展维权服务。2011年6月在义乌市司法局的批复下商会成立了“武义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今后的纠纷调解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和效力。商会还聘请稠州律师事务所施律师任常年法律顾问,方便会员法律援助。
为丰富会员的业余生活,增进会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商会举办了形式各异的培训会、学习会、分析会、异地项目投资考察等活动。商会建立了内部网站,由秘书长将每月工作动态及时传送,并对经济热点加以解读,提交理事会作为探讨素材,从中获取经商智慧和商机。
发扬奉献精神
商会感恩献爱心
“在平时的例会上,我们经常提及希望工程、灾区奉献等相关话题,对陈光标等典型榜样时时加以褒扬,营造奉献光荣的氛围。”商会会长黄建平说,比如此次到新宅开展的活动。商会向新宅镇板坑村捐献现金2万元,为新宅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共买了近万元的牛奶、饼干等食品。心怀感恩让爱回航,此次活动为会员们提供了回馈社会、回报家乡的机会。
“商会作为一个民间性、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乡亲之间的聚会场所,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论资排辈的组合。商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维护有序的市场竞争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黄建平说。
采访结束时,黄建平表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商会的工作才刚开了个头,相信在县政府、县工商联的领导和协助下,商会一定会越办越好,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