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苑
欧洲,是温商海外发迹最早的地区之一,至上世纪80年代,大批的温州人背起行囊西行淘金,许多人从开餐馆、办作坊开始,书写了一个个财富故事。温商群体的身份,也在近30年间,悄然地发生了变化。最初的外来移民,逐渐在商贸、专业领域乃至政界崭露头角,以精英身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代表华人发声。
留守“守”出风光,
荷兰温商开起中餐连锁
据温州晚报报道,2月4日,“Le Provence B.V. Croissanterie Iunch-cafe”茶餐厅在荷兰小城贝茨泰兹瓦赫(Beetsterzwaag)开业,这是温商刘海跃开的第四家连锁店,距离城区有几十分钟的车程。正是因为新店开业在即,回国参加世界温商大会的刘海跃未多做停留,就匆匆飞回荷兰。
刘海跃还拥有一家“皇城酒楼”,这是贝城最好的中餐馆,同时,他还担任了荷兰中厨协会的常务副会长。
今年正好是刘海跃与荷兰结缘20周年。而这20年,刘海跃走过的历程,也正是一个海外温商将最初最传统的生意——中餐业风生水起的经典历程。
1992年,刚刚完成四年中医学习的刘海跃认识了温籍荷兰华人身份的妻子,新婚之后他就和妻子一起来到了荷兰,开始了20年的创业。“当时文成出国的很多,人人都有一个出国梦,我也一样,父母家人也都非常支持我出去。”刘海跃说。
但是,刘海跃在荷兰最初的日子,却充满了艰辛。刘海跃一开始想过开诊所,因为在国内他学了四年中医,已经具备了行医的能力,遗憾的是到了荷兰之后,他才了解到在荷兰中医是不被承认的,行医根本无从谈起。要解决生计,就必须另谋出路。荷兰有别于其他欧洲国家,只有1600多万人口,国内市场狭小,商贸难做;外贸则要经过法国、意大利等国再转手,也没留下多少余地。因此,华人从事的行业基本集中在餐饮业,全荷兰仅中餐馆就有2300多家。
刘海跃想到了去岳父的酒楼里帮忙,从零开始学习厨艺。“开始的半年最苦,时差、语言、还有学厨都要同时进行,在餐馆除出错没有特殊待遇,照罚不误,压力非常大。”刘海跃回忆道。
但最终刘海跃还是坚持下来,经过两年的历练,成了一名合格的厨师,并在1997年接手了岳父的皇城酒楼,把它发展成为当地最好的中餐馆。随后,刘海跃不断调整经营思路,陆续开出连锁餐馆,不仅成了荷兰有名的中餐业代表,自己也成为了国际中餐烹饪名师。
跨行“跨”出精彩,
巴黎小皮匠变身国际商人
在欧洲发展的温商,许多人都是白手起家,最初都从最不起眼的活儿做起,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名誉会长林光武也是其中一位。
1984年,林光武辞掉了国内的工作,投奔法国巴黎的亲戚,在亲戚的皮包作坊里做工。“当时对制作皮包一窍不通,连真皮假皮都分不清,更不要说皮的种类了。”林光武说,那时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最初的一桶金就是靠这样和别人拼时间挣来的。有了本钱以后,林光武开起了自己的作坊,销量也渐渐上升。
1990年,林光武发现巴黎华人众多,但是想吃上中国食品却不容易,他发现这个需求背后蕴藏的商机,于是他投资成立了万利达贸易公司,经销以温州特产食品为主的中国食品,之后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在巴黎颇有影响力的华人企业,还拿到了法国埃菲尔家族埃菲尔红酒的独家代理权,如今他的中国埃菲酒业有限公司每年要进口十几个货柜的红酒,一个货柜就有红酒13000支。
2005年,林光武带领所在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的40多名会员,参加了在韩国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成为巴黎出席该会人数最多的代表团,并且被主办方委任为大会的巴黎召集人。此后,林光武更加活跃地在国内外寻找投资机会,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商人”。2007年林光武当选为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2008年4月初,他组织了一个将近60人的考察团到国内考察投资,他自己的产业也扩大到了房地产、传媒等行业。
“经济危机以后,国内的机会更多了,大家都不想错过,过去华侨回来别人会说你是混不下去了;现在却不同,会觉得你是做得比较成功回来投资发展了。”林光武笑着说,而此次回温州参加世界温商大会,林光武还带回来了一个大项目:苍南家电市场,将在两年内在苍南县灵溪镇建成一个集批发、零售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大型家电市场,总投资将达到四、五亿元。
与祖国同崛起,
温商正越来越成为世界商人
“温商走过的海外历程很不容易,他既是温州人自身艰苦努力得来的,同时也和祖国的日益强盛分不开。”林光武说。
的确,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上升,海外华人普遍感到更骄傲更自在更有作为了。以这个龙年为例,奥巴马、卡梅隆、内塔尼亚胡等国际政要纷纷给华人拜年,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均推出龙年邮票。央视不久前推出一个调查专题,发现今年美国纽约、旧金山等地唐人街新春的热闹劲不如前几年了,而原因竟然是——由于美国华人日益富有、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他们很多人迁到了城郊、迁到了富人区,聚居程度下降以至热闹程度随之减弱。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变化。其实这样的变化也体现在温商身上。”刘海跃和林光武告诉记者,海外温商以前大都是在某个城市的一个区域内,从事最累报酬最低的工作,但现在都“花开四处,其香各异”。以巴黎为例,早前十三区是华人聚居区,现在,温州人从这里出发,走入法国商界高层,走入爱丽舍宫,走到法国人的心里。以意大利为例,以往是普托拉,而现在是米兰、罗马、那不勒斯,均活跃着温商的身影,温商正日益渗入意大利时尚产业,意大利一个城市市长专门托请温商吆喝红酒。温商正以一个吃苦耐劳、能征善战而又灵活多变的群体形象,日益得到了海外的信任与欢迎。而在海外出生、成长的侨一代,也正以全新的方式,融入异国他乡。
温州人正越来越成为世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