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实时化(real-time)公关和营销时代”(之九)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吉斌 佘鹰 王宪伟 贺书漾

  

  六、传统营销正在失效,“实时化公关和营销”急速崛起之本源

  

  如今的网络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去控制化”,而网络内容则越来越趋向于实时化,媒体的去中心化、去控制化,内容的实时化、碎片化在向企业预示,中国互联网Real-time(实时)时代即将到来。与之对应的实时营销即将登场。

  ——腾讯公司网络媒体总裁 刘胜义

  

  要说服大家接受传统营销正在失效,而并非死亡,实时化营销正在崛起,一定要从消费者(用户的角度)来分析。

  (一)用户面临着严峻的信息过剩,处理的方法之一就是以群组自我保护起来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非常荣幸地处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2010年中央台黄金资源广告中标总额为109.6645亿元,湖南卫视广告收入近36.5亿元,江苏卫视近20亿元,浙江卫视近18亿元。预计2011年湖南卫视整体广告收入会接近50亿元,而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收入都将超过20个亿;收入超过10个亿的卫视预计将有十多个。

  早上起来打开电视,300多个电视台,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卫视台到收费频道,每个台有几乎24小时播放的节目和24小时插播的广告。

  早餐可以看到上百个版的报纸,不仅仅一份而是可以充斥整个街角报刊亭的整个桌面,一天能看的报纸重量已经几乎和早餐是同样的重量。

  打开汽车的收音机,起码20个广播频道正在絮絮叨叨地播放新闻,播放路况,精彩之处冷不丁,广告总是如期而至。

  看看街道之上,满眼的车身广告、车亭广告、户外大牌已经堆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缝隙;红灯刚亮,一份小广告已经塞到车窗口了。

  打开电脑,QQ、MSN弹出的新闻栏绝对少不了广告,就是中午想看看视频,也要耐心地等待15秒的时间……

  信息太多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品牌和产品更多才让人更加心烦意乱。你去家乐福、沃尔玛,不断爆炸的产品品种和数量让你目不暇接。

  如果要购买奶粉,50种以上的奶粉让你“留连忘返”,迟迟无法决策。

  洗发水,100种以上的规格足以让你头晕脑胀,望风而逃。

  如果把中国所有的卷烟品牌规格都放在一个烟摊上的话,估计需要好几个办公桌的面积;如果去医药超市或者医院,上万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连部分医生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需要了解哪些药品疗效比较好,哪些仅仅是换汤不换药。

  ……

  太多了,非公益组织、艺人、律师、房产经纪人、保险经纪人等等也纷纷加入到让大家本来就应接不暇的产品队伍,而且信心十足地在不断产生信息。这一切——充裕的产品、丰富的信息、海量的广告,这都意味着你在选择产品时面临无比“艰难的决策”。

  ——WEB2.0的雪上加霜

  Web2.0浪潮席卷全球,消费者在为之兴奋而且幸福,从单纯地接受信息到可以参与到信息的制造,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群体、畅所欲言地制造自己的言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每天有超过头发数量的博客内容在产生,无法用无数来形容的微博在发布,太多太多条群聊在分享……

  无限丰富的信息世界已经产生,web2.0平台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内容、更容易发布信息、更容易平等,严重的信息过剩已经产生。

  ——拒绝过剩信息的大脑

  信息过多的结果,让消费者头脑处理成本不断增加,选择的成本在增加,搜索的成本在增加,不善于处理过多信息大脑,开始疑惑,排斥和采取逃避的态度来对付信息爆炸和产品爆炸的世界。广告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王牌,人们通过朋友的口碑、社会化媒体相互介绍、推荐产品才是新的王道。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在各自熟悉、信任的小圈子里面,更多的相信家人、朋友、同事、网友的推荐,包括自己热捧的博客主、同学QQ群、微博客的关注以及SNS的朋友。

  从人人网到开心网、从MSN到QQ,从淘宝到当当,从百度问答到美团团购,从博客到微博客,几十亿个性鲜明的网民,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成千上万与自己品位、兴趣相同的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一个极小极小、极为偏门的共同爱好,组成了一个又一个、成千上万个基于共同兴趣、情感和爱好而成形的,或大或小的无数个群组。

  工业时代的每一位消费者,被眼花缭乱广告、赤裸裸的推销所压迫,而不得不被动接受大量不需要的信息,无法逃避、无法消化;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新经济中每一个用户翻身做主人,拥有了绝对自主权,建立和加入各种各样的基于品位兴趣爱好相同而形成的互联网群体,为的是规避自己不喜欢的品位、兴趣和爱好的信息不请自来和不期而至,共同抵御现实世界中狂暴、无情、过度的营销信息。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50%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今天,约翰·沃纳梅克可以将这句话改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80%是浪费了,而且知道浪费在什么地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