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游戏人间”也能赚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见到刘志明的第一印象,觉得他更像一名学者,优雅的谈吐和缜密的思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这个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就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公证员。可为了网络游戏他毅然选择了辞职,他不是因为网络游戏“玩物丧志”,而是把网络游戏推广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如今的刘志明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开发网络游戏公司

  

  200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刘志明毕业后就找到了一份公证员的工作,收入稳定、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在亲戚朋友眼中这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如果继续从事公证员工作,刘志明的人生轨迹可能会走得相对平坦,可他不喜欢,工作一年零三个月后,他便辞职了。辞职的“罪魁祸首”便是网络游戏,在大学时就酷爱网络游戏的刘志明,工作后依然以网络游戏为伴。

  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刘志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成立一家云南本土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把云南的网络游戏带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当时,经过实地调查的他,发现了云南游戏开发的两个瓶颈:第一就是招不到网络游戏开发的专业人才,“很多技术开发人才都聚集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在昆明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真的很难”。第二就是云南市场空间狭小,云南当时网络玩家的基数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二,打造本土网络游戏确实举步维艰。

  尽管云南游戏开发遭遇到两个瓶颈,但刘志明没有气馁。他开始做起了网络游戏推广的生意,这是他在公司成立之前就完成的第一次转型。他和几个铁哥们儿一起开始了像在网络中一样的“奇幻之旅”。经过半年的准备,2007年6月7日,刘志明的公司成立了。

  

  一年后利润达30多万

  

  通过17173网站和各大网络游戏公司的官方网站,刘志明找到了他所代理的第一个网络游戏——舞街区,从架设网络服务器到网络服务的推广,他开始了边摸索边尝试的过程,也开始书写自己的艰辛史和“血雨腥风”的战斗史。

  在刘志明所做的网络游戏推广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到网吧去贴新游戏的宣传海报、装载客户端,以及进行一些对新游戏的免费体验活动。“昆明市区有网吧500家左右,全昆明有800家左右,我去过好多网吧贴广告、做宣传。”虽然有几十名员工,但作为经理的刘志明也常常亲自出马。

  经过一年的努力,刘志明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180万,利润有30多万,但他觉得远远不够,刘志明开始酝酿公司的第二次转型。

  

  进军东南亚市场

  

  “香港经济很发达,但网络游戏产业结构不健全,开发公司也很少。”相比大陆,刘志明认为,大陆的游戏产业是群雄争霸,越来越多强者的加入把游戏代理商的利润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而香港拥有巨大的网络基数和网络消费潜在人群,但游戏产业却远没有大陆发达,如果能抓住这个市场,一定会带来巨大收益。在和北京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及香港智傲游戏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后,2010年3月三家公司联手将游戏《成吉思汗》带到了香港,刘志明的公司负责服务器维护等相关工作,在《成吉思汗》最火爆的3至7月,刘志明公司的营业额每月可达到100至150万港币。然而好景不长,因香港地区网络游戏未来的走向及利益分配上的分歧,这个“铁三角”解散了。刘志明不得不进行公司的第三次转型——进军东南亚市场。

  刘志明通过智傲找到了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网络游戏开发和推广公司,经过交流,他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着近日一款角色扮演游戏进军马来西亚,他们将全面“杀”入东南亚市场。

  (摘自《生活新报》 王学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