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电商时代 实体店出路何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路走高的物价以及花样迭出的网购造节,使不少传统实体店的忠实消费者“移情”于网购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1日“神棍节”,淘宝商城单日成交额突破33.6亿元,平均每秒成交3.89万元,每分钟产生1万个包裹。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让越来越多的“血拼族”养成了这样的新习惯——逛街时不论看上什么商品,都要先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同款产品,对不同卖家货比三家,再看看买家的评价。如果“好评”较多,网上报价又有优势,就当即在电脑上下单。

  

  电商时代来了

  

  一路走高的物价以及花样迭出的网购造节,使不少传统实体店的忠实消费者“移情”于网购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1日“神棍节”,淘宝商城单日成交额突破33.6亿元,平均每秒成交3.89万元,每分钟产生1万个包裹;同年12月12日,淘宝再掀“全民疯抢”日,一天涌入网民1.2亿人,成交额再创新高,达到43.6亿元。

  红红火火的网购当然不是中国的“专利”。在大洋彼岸的美国,2011年11月11日,也有网站打出了“看看11美元你能买到什么”的促销口号。这一天,全美有超过600万人浏览过购物网站。

  

  实体店频受冲击

  

  几个月前,一条微博让业界哗然:“光合作用书店高层全部辞职,厦门办公室搬空……倒了。”

  “光合作用”曾被誉为我省民营书业的第一品牌。对它的突然倒下,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自身的快速扩张原因外,最大的问题还是传统书店面临网络书店的巨大冲击。

  1995年,“光合作用”第一家书店在厦门湖滨南路开业,当时叫阳光书坊。2003年,“光合作用”在厦门地区开设分店12家。之后迅速扩张,在最顶峰时期,仅在北京一地就有15家分店,成为中国民营书业的一个传奇。

  但是进入2011年,“光合作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知情人透露,“光合作用”福州省府路店近来连续亏损,台江万达店为昂贵的店面租金等费用所困。不得已,几家分店只好陆续关门。

  就在“光合作用”濒临困境的时候,网络书店在我省加速“攻城略地”。国内最大网络书店之一亚马逊中国近日在厦门设立了其全国第9家运营中心。几乎同时,苏宁易购图书频道也正式上线,据称其网上图书的销售规模将仅次于当当网。

  不仅是书店,连家电业也频感焦虑。来自山东的王军是福州一大型家电连锁卖场的白电部负责人。他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商场频频出现‘抄号族’,先到店里看机子,向促销员了解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机子的性能、特点,而后悄悄记下型号、价格等,最后走人。”

  

  放下身价寻求自救

  

  面对网购的冲击,福州不少实体百货商场也主动调低身段,寻求自救。

  降价、返券、抽奖等都是其中首先被想到的促销方式。“全场服饰1换2.5倍,低至3折,折后每800返券150,购物满额刮大奖……”类似的LOGO最近在福州东百、大洋、世茂、万千、天虹、新华都等百货商场里到处可见。

  延长营业时间。与往年一样,福州很多实体百货商场为了最大幅度吸引人流,扩大销售额,在部分特殊日子的营业时间都相应延长到晚上12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有的甚至是全天24小时不打烊。

  

  坚守实体店的优势

  

  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波士顿(BCG)日前发布报告称,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已名列全球第二位,并将继续迎来“爆炸式增长”,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届时我国网络消费者数量将由目前的1.45亿人激增至3.29亿人。

  面对来势“凶猛”的网购热潮,业内人士表示,实体店未来的出路在于坚守自身的优势。

  “消费体验有时是必不可少的。”林涛是福州五一路一家大型手机卖场的高管,从事3C实体店零售已超过6年。他认为,虽然网络卖家有可能打出比实体店低的价格,但是实体店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强大的线下服务,让消费者在现场得到亲身的操作体验。比如销售智能机,实体店的服务人员可以帮助消费者一次性安装许多应用程序,而网购的消费者只能自己抱着手机慢慢摸索,甚至“望机兴叹”。

  “在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方面,实体店仍具有网店无法替代的优势。”在福州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经营空气能热水器的杨经理认为,消费者购买家具、电器类产品,多数需要安装,特别是对保修和维护要求比较高的产品,还是通过实体店购买更省心。

  刚刚开业的福州仓山万达百货业经营者王女士乐观地表示,“虽然网购越来越红火,但实体商店并非没有出路,毕竟,对于人们,逛街购物、消费体验,仍是休闲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实体店只要坚守自己的独特优势,仍可能找到生存的发展空间。”

  (摘自《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