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阿里集团成立公益基金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马云出任一号志愿者

  为规范发展公益事业,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宣布,其联合旗下子公司成立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现已通过国家民政部批准审核,由民政部直接主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为该基金会的第一号志愿者,将义不容辞地担当模范和带头作用。

  “阿里巴巴要打造‘诚信、透明、责任、分享’的新商业文明,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不仅自觉控制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要通过其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马云表示。

  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集团在公益事业上不遗余力,主动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为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瀛公益基金会等公益机构捐赠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善款。基于淘宝网、支付宝平台,为公益机构网络募捐超过6000万元。

  

  下月起邀员工评审公益项目

  

  “基金会成立最重要目的是营造公益氛围,唤醒员工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金媛影表示,基金会将于2月率先在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内部推举出10名公益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一方面让员工直接参与到公益项目的评估和决策,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全体员工的公益意识。

  得知基金会成立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内网上员工反应热烈,纷纷跟帖留言:“一直关注公益,通过公益可以帮助这些人,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支持!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加入。”“滴水成河,相信我们的力量能够不断汇聚,不断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公益中的“阿里模式”

  

  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基金会总数达2579家,其中公募基金会1216家,非公募基金会1363家。作为民间组织,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为代表的非公募基金会在了解具体的社会问题和受助群体需求方面比政府类基金更具优势,可以直接瞄准政府公共服务的“空白处”或者“薄弱点”发力,更加快捷、直接地作用于受助群体。

  金媛影表示,阿里巴巴将公益与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相结合,让公益项目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形成了公益领域独具一格的“阿里模式”。

  据介绍,在援助青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过程中,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帮助青川本地年轻人开设50多家网店,以销售蜂蜜、木耳、香菇等农副产品发展生计,2011年仅在线销售额便超过500万元,帮助400多户农民增收,促进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淘宝网发起的“魔豆宝宝爱心工程”,也是一项通过自身商业模式帮助自强自立的困难母亲改变命运的再就业工程,目前已有515名困难母亲受助(每人1万元启动资金、一台电脑和持续的开店辅导),先后有1000名困难母亲受到过创业培训。

  在关注环保方面,阿里巴巴集团在2011年启动了浙江省“清源行动”水环境保护项目。该项目由浙江省环保厅、阿里巴巴集团、绿眼睛环境组织联合发起,旨在搭建一个可供民间力量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省级项目平台,帮助并推动地方民间机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开展水环境保护工作。截至2012年1月,已有台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衢州市开化县钱江源单车协会、金华市绿色之友、温州市环保志愿者服务总队等近20个民间环保队伍、5000多名热心志愿者加入,现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民间环保网络联盟。据悉,这一模式正在复制到其他省市和地区。(本报记者)

  链接

  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基金会 环境保护为主方向

  据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章程显示,基金会以当下棘手的环境保护为主公益方向,初始基金5000万元,今后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集团及其旗下公司的捐赠,公益范畴包括自然灾害救助、扶贫助残、帮助受助群体提高能力以改善生活条件,并将重点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支持环保类公益性组织的发展。

  与其他非公募基金会不同的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主要以环境保护作为公益方向,将企业平台模式及资源融入到公益领域,让公益项目得以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帮助了全球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得到生存和发展,不仅授之与鱼更是授之与渔。

  2010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从2010年起将集团年收入的0.3%拨作公益基金,主要用于环境保护,是国内互联网企业首家环境保护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