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兵
回溯华为等企业的发展史,难以忽略的是企业创始人价值观对企业的巨大影响。无论是他们创建之初的盈利模式,他们创造的中产阶层路径,还是百年公司、基业常青的目标等,都与创始人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他们为企业设定的独特、令人尊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他们对财富的态度卓尔不群,他们乐意于与员工一起分享他们的财富。如你所知,今天,任正非在华为持有的股权比例仅为1.42%,作为一位始终掌控公司命运并推动公司前行的创始人,其持股比例之低,在同类中国公司中实属罕见。任正非没有使自己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富豪,却将华为大批员工送进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行列,创造了近乎“全员中产”的公司纪录。
华为模式对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意义重大,而一批中国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也是创造中国中产阶层的源头之一。
这些企业有能力为员工支付较高甚至世界级的收入,他们将培育中产阶层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他们中的一些公司甚至会采用大面积股权激励模式,使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
华为代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而不断推陈出新的互联网新兴产业尤其如此。一批中国的新兴互联网IT公司,因为推行员工持股,在上市后批量创造了大批百万富翁员工。这两大领域是过去10年来中国一个重要的阳光财富创造地。技术型、知识型的中产阶层员工创造了这一结果,而这些优秀企业是推进中国中产阶层诞生的一个中坚力量。
中国的领袖企业,需要建立世界伟大商业机构所共享的一个价值取向,即以“提高员工收入、培养中产阶层员工”为企业的一个核心责任。这可能是中国制造升级,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基础所在。在我们赞美中国经济强大造富功能的同时,我们要更为重视那些以“培养中产阶层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应该成为今天中国社会最受公众尊敬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