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踊跃献爱心 龙年春节添温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本组稿件采写 张建忠 景双善 张少华 许东海

  策划词

  龙年春节将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上演着一年一度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数亿人焦急地希望能够按时回家过年团圆。在这场逾30亿人次的“人类迁徙”中,农民工的返乡无疑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习惯,也是春节这个本土节日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工来说,能趁过年带着积攒下的钱回家与亲人团聚,恐怕是对这一年背井离乡的最好慰藉。

  农民工彻夜排队购票却依然“一票难求”的揪心一幕我们早已熟悉,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很多企业和爱心人士为解决农民工返乡献计献策,慷慨解囊,让龙年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温馨与真情。

  民营企业家 出资35万包机送农民工返乡

  近日,一架满载着164名农民工的波音737客机从乌鲁木齐起飞直飞重庆。这164名农民工是新疆一家民营企业1500多名农民工中评选出来的优秀农民工。包机费用25.641万元是由公司董事长魏宗平个人出资。

  除了这164名农民工外,还有12名优秀农民工也由他出资乘坐其他航班回到了各自的家乡。此外,魏宗平还给150名农民工购买返乡火车票。为送这300多名农民工返乡,他出资达35万余元。据悉,农民工包机返乡,在新疆尚属首例,在全国也不多见。

  “我也是农民工出身,深深知道农民工兄弟们工作的辛苦。9年前我来新疆创业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坐飞机,现在,我更大的愿望是让更多和我一起打拼的农民工兄弟坐飞机返乡,送去企业的温暖,让兄弟们减少归途的劳累,更快更舒适地到家。”新疆宏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宗平说。

  最近这段日子是魏宗平公司员工陆续返乡的日子。坐在魏宗平的办公室,几乎隔几分钟,就会有人直通通地推门进来。他们大多穿着一身脏脏的工作服,头发长而杂乱。见到办公室里坐满了人,就愣愣地在门口站一会儿,然后一声不吭地关上门退出去。

  原来,魏宗平有一个习惯:所有工人领工资必须到他的办公室来,他要和本人聊聊,看着他们在工资表上签字。这样做不是因为魏宗平对财务多有兴趣,而是为了防止工资不能发到工人手中,这也是他多年带工积累的经验。

  现年37岁的魏宗平自幼父母双亡,14岁便从家乡重庆巫山外出务工,先后在小煤窑干过苦力、当过饭店服务生、建筑工地小工,后经刻苦钻研成为外墙保温装修方面的技术能手。2002年,他带着家乡36名工友来疆创业,凭着精湛的技艺和为人诚信赢得了市场,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其公司业务遍及新疆乌鲁木齐、沙湾、博乐、乌苏等地。

  现在,当初他带着到新疆闯天下的农民工中,出了七八十个“包工头”,并脱离了他,自己带人在新疆承揽业务,成了魏宗平的竞争对手。当然,也有不少人一直跟着魏宗平,给他打工。无论怎样,魏宗平还是把他们当“兄弟”。他也因此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重庆十佳农民工”称号。

  “十佳作业能手”侯本春高兴地说,“我跟着魏老板干活8年了,从第一年收入1万多,到现在的7万多,工资每年都在涨。今年坐飞机回家过年,我非常高兴,这在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回去以后就把奖牌收藏起来,再过30年,我会给孙子讲我今天的故事,告诉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做一行爱一行,行行都会出状元,爷爷打工也是优秀农民工。”

  据了解,在魏宗平公司打工的1500多名农民工,平均年收入都达到4.5万元。其中有11名技术能人拿到9万元左右的年薪。

  福州300农民工 搭乘免费包机返乡过年

  在福州一家台资鞋厂工作的丁美红、丁建新两姐弟,14日搭上福州至长沙方向的免费包机返乡。这一天,共有150名在福州工作的湖南籍农民工搭乘包机返乡。

  清晨7时许,到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这些湖南籍农民工在欢快的气氛中等待登机。丁美红这位“新福州人”显得格外高兴,当天她将和弟弟丁建新、女儿御洁一同乘坐返乡包机,回到阔别8年的故乡,和家人团聚,并为母亲过60岁大寿。

  丁美红对中新社记者说:“这么多年没回去,老家什么样子也快记不得了。听爸妈说,两层的瓦房今年重新整修了一下,兄弟姐妹可以好好聚一聚。”

  1992年,年仅19岁的丁美红和老乡一道来榕务工,就在现在就职的这家台企工作。一晃20年过去了,丁美红的姐姐、弟弟一家四口也先后在这家台企“扎根”,20年间,丁美红还介绍了20余位老乡在这家企业务工。

  在福州奋斗的丁美红,由一名普通的一线操作员成长为公司生产线课长,工资也从最初500元增长到现在4000多元,来自安徽的丈夫亦是在厂里结识的。现在,丁美红一家在福州买了房、安了家,这个幸福的家庭还当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头一回乘坐飞机的夏丽君、夏新征夫妇说,“想到今天要乘飞机回老家过年,昨晚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这对夫妇是在同乡李学兵介绍下来到福州工作的,李学兵是福州一家公司管桩车队的一名普通司机。8年来,经他介绍到厂里工作的老乡超过10人。

  夏丽君说,在外打工的生活本来就很辛苦,当一名车队司机就更加辛苦,凌晨四五点出车,第二天凌晨才回来是常有的事。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孩子是夫妇俩最大的牵挂,“一年多了,不知道孩子个头高了多少,也不知道给她买的衣服合不合身。”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此次,“2012年春节福州市优秀农民工返乡包机”活动由福州市总工会主办,14日、15日两天共有300名农民工搭乘免费包机返乡过年,第二批150名河南籍优秀农民工将于15日上午乘福州至郑州方向的免费包机返乡。

  老乡带老乡在福州创业是福州农民工群体的一大特色。福州市总工会主席陈元邦当日表示,希望这些优秀农民工将“有福之州”的福祉带回家,来年再聚福州,并给福州带来更多的建设者。

  “情暖返乡路”活动在此间以多种形式进行。陈元邦介绍说,除免费包机外,福州市总工会今年还免费为148110名农民工代购火车票、汽车票,市总工会还在火车站、汽车站分别设立了农民工售票专窗。

  过年了订单没完成 这家企业工人放假老总加班

  新春佳节,农民工思乡心切,可企业的生产订单尚未完成。于是,慈溪诚佳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最近作出了一项决定:假日,让外地员工提前放假,老板与企业管理层下车间加班。我们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老板在车间顶岗,你们去找找吧。”听说我们来找公司经理孙诚刚,门房大伯直接将我们领向了车间。

  在观海卫工业区,“诚佳”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小厂,全厂仅有300名员工,一半是外地人。尽管企业规模不大,可劳资关系却十分稳定和谐。

  40来岁,一身工作服,裤管微卷,满手油污……在模具车间的一台车床边,我们见到了孙诚刚。此刻的他,没有一点老板的样子,充满了质朴、真诚。

  聊及公司的新举措,孙诚刚说,公司眼下生产的确很忙,好几笔订单都要赶在春节前出货。可农民工更不容易,就算企业再忙,也不能耽误他们一年一次与家人的团聚。他表示,“只要外地员工想提前回家,我们一律欢送,他们的生产空缺由公司管理团队顶上。”

  工人们都走了,会不会影响生产进度呢?孙诚刚解释说,他原本就是模具技工,公司管理团队都是从生产一线磨练出来的,技术上没有问题。

  该做法也得到了公司管理团队一致支持。为让员工们安心返乡,公司还提前给他们结算了工资,帮他们买到了车票。至今,已有50多名外地员工提前放假,回家过年。

  广西包飞机开专列

  送外出务工者

  回家过年

  1月14日,“中恒号”爱心包机从南宁起飞,送100名留守儿童到广东与父母团聚。这些留守儿童6至14周岁,大都家庭困难,长期留守在家中,有一年以上没有见到家长。1月15日, 1000多名广西在粤农民工免费乘坐“青春情暖号”爱心专列从广东返回广西。专列从广州东站出发,在广西区内途经陆川、玉林、贵港,最后抵达南宁。专列抵达后,农民工还能免费乘坐大巴回乡。

  由共青团广西区委联手多个部门和单位帮助外出务工青年解决返乡过年的乘车困难问题的“‘让温暖一起回家’——广西服务万名外出务工青年2012年春节返乡”系列活动日前在南宁拉开序幕。

  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李泽介绍,目前广西跨县务工人员有800多万人,其中有480万人在广东以及周边省市工作。为了把关爱送给外出务工青年,共青团广西区委联合众多单位开展“让温暖一起回家”系列活动,就是希望广大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关爱弱势群体,帮助外出务工青年和农民工解决春节返乡难等实际问题,让外出务工青年和农民工切实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爱护。

  据介绍,广西服务万名外出务工青年2012年春节返乡系列活动包括几个内容:一是开行一趟广州-南宁的温暖返乡专列,免费送1000名以上在广东务工的优秀或困难青年、农民工返回广西;二是包一架温暖团圆专机,送100名以上不能返乡过年的在粤务工青年、农民工的子女赴广东与父母团聚;三是赠送外出务工青年和农民工1万张以上返乡车票、1万套以上孩子的运动服、1万本以上《新华词典》和1万张以上爱心联通电话卡;四是开展1万对城乡家庭手拉手温暖帮扶活动;五是评选1万名各级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和聘请1000名党建带团建宣传员。

  目前,共青团广西区委正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万个爱心城镇家庭与农村经济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倡议广大企业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奉献爱心,为优秀或困难的外出务工青年赠送返乡车票、孩子的运动服、《新华词典》和爱心电话卡。

  企业包车相送 外来员工开心回家过年

  临近年关,海宁欧诺雅集团有限公司的外来员工仍在安心工作,因为公司早已为他们订好了包车,过年前只要拎包上车就可以回家了。

  “今年预定包车送外来员工返乡过年的约有80辆车,运送员工3000多人,比去年增加20辆。其中欧诺雅集团一家企业就包车15辆。”海宁市大元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快客分公司经理宋君告诉记者。

  早在2011年11月,欧诺雅集团就向大元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快客分公司预定了15辆旅游车,分批运送约900名外来员工返回家乡过年。包车集中返乡的外来员工主要来自安徽六安、河南等地,大约占到集团总人数的一半。该集团联系包车事宜的负责人胡先生说,春节包车免费送外地员工回家,已经持续十来年。

  按照目前的预定情况,包车出发日期大多集中在1月15日、16日两天。

  “真的太开心了!在车上舒舒服服睡一觉,就到家门口啦!”春运购票难,对于20岁出头的河南姑娘小崔根本没有影响。“一票难求就不用说了,即使买好了票,我都不敢多带东西!这下可好了,什么问题都不用担心了。”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一张车票不过是一个座位,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长年在外打工的民工兄弟来说,过年回家,承载的是父母无尽的期盼、等待,甚至还有子女朝思暮想的惊喜。“这10多万元的包车费,我们花得心甘情愿。”据介绍,浙江省德清县安泰时装有限公司为了让这些五湖四海的外来员工安心上班,公司早早就和客运公司联系,调配好车辆,化解了外来员工返乡的后顾之忧。公司工会主席胡黎霞说,他们对外来员工一直很重视,从招工进来到送回家过年,一直当作大事来抓。往年,企业也一直包车送安徽、湖南、贵阳、重庆等地的外来员工返乡,今年不仅安排了17辆大巴,还替企业员工团购了火车票,基本满足了外来员工的返乡需求。

  “节后,我们还将派专车把他们从老家接回到企业。”德清升华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员工尽心为企业,企业也要全心全意服务员工,解除其后顾之忧。该公司连续好几年采用包车的形式免费送外地员工回家。截至目前,该公司已陆陆续续地将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员工包车送回家过年。“虽然每年包车接送员工,需要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但这笔钱花得值。”企业包车接送员工使整个员工队伍非常稳定,“以前过完年,有的员工有可能就不来上班了。包车接送后,员工的返回率非常高。”,包车留住了人、稳住了心、壮大了队伍。

  “这回家的路上,可顺利了。”和小徐一起回贵阳老家的有10多人。小徐是在2009年来到德清打工,当时打工的私营企业并没有包车,因此过年回家十分艰难。幸运的是,就在小徐进入升华公司的第一年,公司就有包车送员工回家的福利,他再也不用受通宵排队买票之苦了。“过完年,公司还会包车把我们接回来。”这些享受到无忧返乡之旅的民工朋友们脸上无不洋溢着轻松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