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汽-大众年产整车超百万辆 彰显领跑市场新风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 跨越20周年的里程碑

  □ 张琳利 本报记者 王建蓉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年产整车突破100万辆的事实,已经超越了新闻的范畴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一汽-大众10余天前举行的年产整车100万辆庆典,也已突破了时间的局限而具有继续发掘其重要内涵的价值。

  回溯到20年前的1991年2月,当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60%的持股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以40%的股份合资建成一汽-大众,成为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律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时,恐怕所有的人包括一汽-大众合资双方当时都未曾想到,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截止到2010年已累计生产整车400多万辆,贡献各种税金1269亿元,并能在2011年车市降温的形势下再攀新高,一举突破年产百万辆大关!

  2011年12月22日,一汽-大众在长春基地轿车二厂总装车间隆重举行年产整车100万辆庆典。地方政要、公司领导和媒体记者、优秀供应商、经销商及员工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庆典仪式上,一辆全新迈腾缓缓驶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第1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不仅标志着一汽-大众已形成超100万辆产能规模,也表明了企业综合实力和体系能力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在致辞中表示,一汽-大众由成立之初单一的捷达产品发展到目前大众、奥迪两大品牌9大系列整车产品,由最初的30万辆规划、15万辆起步规模发展到现在100万辆,可以说实现了柔性生产与产量跨越的双丰收,更为一汽-大众成立2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长春副市长侯建民在致辞祝贺中称,一汽-大众成立20年来,凭借先进的理念、领先的技术、稳步攀升的规模,为整个汽车行业的进步,为长春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来华的外国人受困于中国极度落后的交通运输而举步难行更无法觅得神话般的出租车时,谁也未曾想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巨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中国汽车工业刚刚开始产业化发展时,谁也未曾料到各种轿车不仅喜登大雅之堂更会大规模地进入寻常百姓家。那期间问世的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从合资建成到运营管理,无不以巨大的影响力和轰动的新闻效应,时时给人一种引领时代潮流的卓尔不凡之处。可以说,正是由于一汽-大众引人注目的创新开拓,方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大战中不断地战而胜之,始终屹立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制高点上,成就了持续20年的辉煌,达到了当初难以想象的年产100万整车。

  探究一汽-大众“20年”和“100万”两个关键词,我们不能不回顾、反思该公司发展历程中展现的一些重要节点与亮点: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当今世界汽车名品——捷达、宝来、高尔夫、速腾、迈腾、CC、奥迪A4L、奥迪A6L和奥迪Q5系列轿车,已成为国内成熟的A、B、C全系列乘用车生产制造基地。

  在市场营销中本着合作共赢方针共图发展大计,使全国600家经销商在网络发展、销售和服务提升、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提升方面获得显效。

  在生产过程中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流程,产品及技术不断升级,产品线不断丰富,同时强化成本竞争力及制定风险战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国内汽车产销量大幅度提升,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一汽-大众以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一直在其中起到一种领跑者的作用。

  德系汽车向以制作工艺和安全设计闻名世界,一汽-大众始终秉持德国大众严谨的造车理念,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德国大众的工艺标准,与世界领先技术同步,为卓越品质、为优质汽车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一汽-大众在生产高品质汽车的同时,始终把环保问题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就制定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和标准,分别从材料、生产工艺、循环再利用、油耗、废气、噪声等七方面,对整车、车身、动力总成、电器、底盘、装备等部分的设计和开发作出严格的环保规定和要求。并率先引入国内TSI+DSG动力总成,凭借其兼顾高效动力、换挡平顺、环保节能和低碳排放的领先技术,成为汽车动力总成的标杆。

  同时长期致力于绿色工厂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冲压车间利用先进的防漏油、抗老化及谐波过滤、功率补偿等设备,有效避免了土壤、地下水污染和漏油可能造成的浪费。焊装车间一体化焊钳取代分体式焊枪,节电超过50%;涂装车间采用水性无中涂工艺,用更为环保的水性漆取代溶剂型漆;面漆喷漆室采用干式水幕系统,使喷漆室能耗降低达70%……

  除了在工艺、环保方面的领先技术,一汽-大众20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为消费者带来了多款价值经典产品,比如凭借在捷达改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研发实力,于2008年推出针对中国市场自主开发的新宝来,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德国精神和大众技术的同时,融入大量适应中国消费习惯的设计,创造了一汽-大众研发史上的多项第一。此后,全新迈腾的加长更凸显出一汽-大众的B级车研发能力,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国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

  2007年,一汽-大众根据市场前景和企业实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年产整车100万辆目标。2010年以来,一汽-大众着力打造研发、采购、生产、营销、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组织机构优化等体系能力,以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终于在2010年生产轿车881888辆,实现整车销售902689辆,同比增长31%和30%的基础上,2011年再创历史新高,提前一年完成100万辆目标。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在致辞中称,年产整车突破100万辆,对一汽-大众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为企业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年来,一汽-大众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体系能力,通过持续的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产能规模,实现创新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自2010年10月13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轿车三厂)宣布正式投产后,2011年12月1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正式成立。到2015年,长春、成都、佛山三大生产基地将共同实现年产165万辆的宏伟目标。堪称合资企业典范的一汽-大众公司,定将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