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温州鞋企海外营销“扎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设营销点创新直销模式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贸行业寒风阵阵。温商却“逆风而上”,走出国门,直接到海外设立营销网点。据温州商务局统计,今年1-10月,全市新批设立境外机构(企业)21家,增资4家。而去年,温州中方境外投资额一举突破1.5亿美元,同比增长80.1%。去年以来,温商开始创造性地首设境外温商营销网点,以设立地区销售总部、专卖店或贸易代表处等形式,开辟与国际市场直接贸易的渠道。

  去年6月,温州鞋服业直接把贸易代表处办到了“时尚之都”意大利的马尔凯大区;紧接着,去年10月,温州服装驻罗马贸易代表处也揭牌。同时,“中国鞋都”与“国际鞋都”意大利亲密握手,签署设立贸易代表处的协议,共建行业自律、信息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平台,行业龙头康奈、奥康、泰马等与当地企业签订品牌合作协议。

  “这些境外温商营销点采用‘境外交货、境外结算’的方式,增加温企在当地国的贸易‘黏性’,吸附更多国际订单资源。”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表示。目前,美国、土耳其等国的温商服装贸易营销点也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近期还将开出三至五个。

  与此同时,温州市40多家鞋企已在境外建立公司和办事处,开设1000多个专柜,其中康奈集团在20多个国家开设了200多家专卖店。

  “今年欧洲的业务量减少了2/3,但东盟的出口量翻了一番。”温商郑九芳在瑞安经营一家外贸公司,他表示,欧债危机让公司欧洲市场萎缩,但东盟市场却形势一片大好。但郑九芳并不满足于在东盟做贸易,早在2009年他就跑到马来西亚做投资。

  “现在的马来西亚到处都在建房子,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装修建材。”郑九芳投资设立的中国工业及消费品展示中心去年在马来西亚开业,他表示,展示中心入驻的500多家企业中有80%来自温州。目前展示中心跟当地的15家大型开发商合作,从目前签下的工程项目来说,预计明年将会有2000多万美元的订单量。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温州与马来西亚贸易和投资往来日益频繁。今年,温州4家企业与马方签约了6项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6亿美元。其中,温州大马国际贸易公司与马方签约金额为2亿美元;温州五洲进出口有限公司与马方签约两个项目,金额共计4亿美元;温州豪来迪工贸有限公司与马方签订了房产代理协议。

  在东盟看到商机的郑九芳又将目光瞄准了非洲,他看到加纳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薄弱的特点,在当地设立生产性企业,专门生产铝合金门窗,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今年8月底,由30多名温商组成的温州经贸团踏上非洲土地,深入了解非洲投资贸易环境,借机开拓非洲新兴市场。截至2010年底,温州市经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在非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41家,投资总额5938.28万美元,中方对外投资额5001.94万美元。

  “我们工厂一天能生产1万双拖鞋。”温州国鼎鞋业董事长黄智武是“老非洲”。早在七八年前他就将拖鞋卖到了尼日利亚,3年前他在尼日利亚投资开建80多亩的工厂,主要生产拖鞋、雨鞋等。黄智武表示,目前尼日利亚普工一个月工资折合人民币八九百元,相对于国内而言,生产成本要低不少。“相比当地的工厂,我们还有技术优势。”黄智武说,他们回收塑料废料,重新加工成PVC原料来生产拖鞋。这样不仅给社会解决环境问题,还能降低原材料的成本。(中国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