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摆地摊起家,3年成千万富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你能让一个小小的地摊变成公司吗?你需要多长的时间呢?3万可以做什么,让地摊变身为公司,她只用了3年的时间。3万可以做什么,如今她的公司每个月收入都在5万以上。

  3年前,她是重庆涪陵区某纺织厂的一名普通一线工人。她叫胡华芳,今年31岁,目前是重庆绣花一族服装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胡华芳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当时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为了求生存。”

  

  “每天都会在网上招揽客户”

  

  2008年,胡华芳还是当地纺织厂的一名普通一线工人。每个月拿着600块工资的她,该如何谋生成为她面临的最紧迫问题。考虑到自己在纺织厂呆了8年之久,有一定的经验,于是胡华芳选择了最为“直接”的方式,拿出几个月积蓄下来的2000块,去学了织补技术。

  学好归来后,胡华芳与老公开始在涪陵区街上摆路边摊。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华芳接触到了淘宝,“当时一位网友推荐我到淘宝上去卖,而我对这些点都不懂。”胡华芳说,在这位网友耐心帮助下,我才逐渐摸索入门。“做起淘宝店后,没过几天就成交了一件绣花产品,还是个外地客户。”胡华芳说。

  “感觉网上宣传效果挺不错的。”“初尝甜头”后的胡华芳,一边平时跟老公一起在外边摆路边摊,一边又开始不断地运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去年,她投入3万元,在涪陵区创办了一家微型企业。

  

  做外地生意,她主要靠新媒体

  

  公司顺利创办后,如何打开市场是每一位创业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在胡华芳看来,当地市场较小,而且消费水平有限,公司光做当地是完全不够的。但应该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司,知晓自己的产品?“公司刚起步,哪有这么多钱作宣传。”

  根据过往的经验,胡华芳考虑继续加大在网上免费平台的宣传力度。“在网上卖东西,不要钱。”胡华芳笑着说,公司成立后,自己又当董事长,又做业务员,每天都会在网上招揽客户。胡华芳也这样做了,“不断地加QQ群,不断地在论坛发布免费的广告……”公司还建立2个宣传网站和1个淘宝店铺。

  “通过在网上不断地寻找意向客户,跟他们聊,了解他们所需;而且还能扩大受众面,我们现在有九成以上的客户都来自外地。”胡华芳亲自带头上网揽生意只是使用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和营销的一个缩影。

  胡华芳说,“公司现在有8个人,目前的订单量已经超出了我们每月的生产量。等到生产跟上后,我会加大公司在新媒体这块上的营销,同时聘请这类专职人员。”胡华芳记忆中,刚起步时,业务主要依托于当地,每个月只有一两个客户,同时找到当地服装店接一些缝补类的活,“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多块钱。”“现在公司经营中,95%的收入来自沿海城市,主要接沿海厂商半成品加工的活;5%为内销及零售。”胡华芳说,现在每个月营业收入有5万左右。

  

  利用网络搞推销的利弊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韩渝辉表示,“通过免费的论坛、空间等网络宣传可以降低成本,对于小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实惠’的方式。”重庆资深创业孵化指导专家谭刚强表示,任何创业者创业经营的核心目的都是推销商品。唯有商品的推销成功,创业经营的利润才会得以体现。创业的成功或价值也才可以用利润的回报来加以证明。

  谭刚强说,小创业者之所谓,就在营销推广资金与人手的不足,所以要加大企业与企业营销商品的品牌影响力事实上是力不从心的。但利用QQ群、论坛等免费平台,对商业意识敏感的小创业者确是“一道亮丽的营销风景线”。“钱少、势单、力薄”的小创业上路者,可借它“搭顺风车”,“做精品店”,而简捷快速地起步。

  但作为创业者,对于新媒体的风险仍不能忽视。小创业者千万不能以为“推销”或“好的推销”就可主宰创业的一切,或牵引自己必然成功。因为真正的营销必须要有开发或推销商品本身的品质及市场受用性做基础。过于依托新媒体平台的免费推销,只会把自己引向更迷茫的失败之途。所以小创业者一定切记:新媒体可借势,可助力,但不能包办作为创业核心竞争力商品或服务品质本身。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