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汽车后市场”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以售后服务、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汽车后”市场日渐活跃,预计未来该领域将成为汽车工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中外企业正在围绕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谋篇布局。

  □ 王军  孙仁斌

  

  市场大有可为

  

  记者从日前在沈阳举办的汽车工业发展新趋势研讨会上获悉,按照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规律,售后服务利润将占到整车销售利润的3倍左右,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汽车产量从2000年的200万辆增加至2010年的1800万辆,进入了汽车制造业大国行列,“汽车后”市场也应运而生。

  专家表示,虽然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未来5-10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将会与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者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市场大有可为,“汽车后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

  

  企业跃跃欲试

  

  面对前景广阔的“汽车后市场”,海内外的许多企业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跃跃欲试。其中,走在市场开发前沿的是跨国零部件供应商。目前,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并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博世已在中国建立500多家汽车维修店;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经销商黄帽子计划在2015年前将中国直营店和加盟店数量增加到500家;美国通用汽车集团下属的维修连锁企业AC德科数年前就进入中国,目前已在主要城市布局,并立志成为华东汽车快修业的龙头。

  德国伍尔特集团中国总裁都德福说:“未来10年,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对伍尔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虽然中国目前的‘汽车后市场’与欧美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正是这样,才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伍尔特集团已在中国100多个城市建立起销售服务网络,致力于汽车后市场服务。目前伍尔特集团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年利润是5亿元,预计到2020年,伍尔特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可以实现年利润200亿元。

  外资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管理经验,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中国许多整车制造企业也凭借其技术和产能优势,将生产经营目标从整车市场向下游发展。

  许多中小企业也纷纷进入汽车美容、汽车改装、汽车电子、汽车金融、汽车经销服务、二手车交易、汽车救援等行业。但是由于准入门槛较低、缺乏有效监管和正确的引导,市场存在竞争无序、企业良莠不齐等问题。

  

  行业存在“短板”

  

  与此同时,营销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成本优势不足、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整体发展。

  此外,中国汽车零部件投入开发滞后也影响“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零部件投入滞后,中国许多车型都是从国外引进,所以零部件的开发是被动型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说。

  业界人士指出,尽管跨国企业在规模、品牌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但是,由于对中国文化和消费者心理的了解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企业仍具有很大的竞争潜力和机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认为,中国要达到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平均水平,大概还需要10年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

  

  【名词释义】

  “汽车后市场”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售出之后的维修、保养、服务以及所需的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和汽车材料的市场。200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为880亿元,到2009年增加到2400亿元,预计到2012年左右增至4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