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义
苏新出生在温州苍南,2000年,大学刚毕业就来到河南郑州创业。据温州商报报道,他利用温州外贸小礼品加工生产的原始资源,与遍布郑州的高档婚纱影楼联系,以低廉的价格为顾客大批量订购影集、镜框、相册等。于是,在河南的郑州、新乡、洛阳、许昌、驻马店等城市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随后,他又成立天纵策略顾问机构,为河南的温商提供专业市场本土化服务。
以温州外贸礼品加工为创业发展后盾,苏新先后成为中石化、联通、海尔、娃哈哈、统一、伊利、光明等在华中市场终端小礼品用户的专业供应商。
今年7月,他当选为河南青年客商协会会长。
富二代要善于利用“富”资源
记者:你事业的开端便是以温州、温商为依托,作为一个新人,当时你是如何融入郑州温商群体的?
苏新:刚来郑州时,为了更好地扩展业务我几乎跑遍了河南的大部分城市,同时也结识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温州同乡,为之后的进入温商这个圈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郑州温州商会成立,这是温州在河南成立的第一家商会。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成了温州商会最年轻的创业者。从2003年开始,我和我的团队以郑州温州商会的名义到河南各个省辖市有温州人的地方宣传成立商会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商会给我们温商带来的效益,真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记者:你觉得自己与老一辈温商有何不同?
苏新:在我看来,上一代温商的理念是“不怕天下难、敢为天下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而新生代的温商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视野开阔,善于以创新的技术和理念赋予企业新的活力。在和老一代温商的交流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学习并传承他们身上“百折不挠、勇争一流”的创业精神。很多到中原来的异地客商坚持一段时间干不下去,就走了,温商坚持下来有了今天的成绩,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起作用。
记者:富二代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新生代的温商,你如何看待这一话题?
苏新:我觉得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 “富”是一种资源,那些父辈积累下来的财富和经验,新生代温商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就省去了父辈在创业中所走的一些弯路,可以更快地走向成功。其次,我觉得“富”也是一种压力,父辈为你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先决条件,同时也对你给予了很高的期许,所以一名优秀的富二代要达到自己的理想和父辈的期许往往也需要付出很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努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富”,而不是去挥霍它。
讲人情
是温商群体的最大特点
记者:你当选了新一届河南青年客商协会会长,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商会,其特点是什么?
苏新:这个商会最大的特点是:在豫各地的商会都是我们的团体会员。会员人数很多,籍贯广泛,涉足行业跨度大,整体年龄趋于年轻化。
记者:当初为什么要去参选这个商会的会长?又是如何当选的?
苏新:在客商协会两年一届会长换届的时候,正好有会员推举我,我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想试一试,看能否把协会做大做强,走上预期轨道。最后能当选,可能是大家对我前期在担任协会常务副会长暨秘书长时工作的认可吧。
记者:在这个商会中,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他们与温商相比,有哪些不同?
苏新:同样是在河南创业的外地企业家,不同地域的企业家,多多少少带有地域的色彩,但都是本着诚交天下朋友的目的,差别也不是很大。若非要说些不同,温州人可能更加地看重亲情友谊也更讲求功效和利益,因为很多温州人都是一个家族的来豫创业,这样的亲情掺杂在商业里,为避免影响判断和决策,所以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理性的理财投资。
文化的新鲜血液与青春相连
记者:你现在所从事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当初为何选择这一行?
苏新:首先是个人爱好,在学生时代我选修的就是摄影,因此偏爱与之相关的东西,在选择行业时就更注重文化产业。
另一方面当初到郑州的时候,河南省内大型的广告公司都没有几家,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他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联系。当初郑州的服务产业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和发达,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有一个自己的创意策划公司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就开始干了。
记者:你对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如何理解?
苏新:社会上对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有了共识,在这样一个形态下,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随着快速发展,也有许多问题。
当下中国最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在民间,是80后、90后两代人在唱主角,他们在文化方面的活力、创意空间是最大的。但是,掌握资源、具备经济实力、影响方向的却是四十岁以上的这些人,这种冲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化创新,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发挥空间,文化的新鲜血液是和青春连在一起。
记者:作为一名在河南的温商,温州与河南在这方面有哪些可以交流合作的?
苏新:温州和他们可以形成互补,温州的产业化程度比较高,并且乐于吸收国内甚至国外的各种文化,为我所用,而河南的文化产业就需要这方面的加强,需要尽快把文化转变成经济效益,走真正的市场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