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由豫光控股的甘肃宝徽集团公司总经理郭昇主持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专门讨论“首届豫光优秀员工”人选,锌冶公司石效毅同志最终被确定为宝徽集团惟一一名“首届豫光优秀员工”。
一位普通员工,为何由总经理出面推荐?原来,石效毅因为创新点子多,多年来主动带头和工友们搞了多项技改,为公司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在总经理办公会上,他以全票通过。
日前,笔者专程采访了他。
“前几年,我们熔铸1200KW工频感应电炉直收率有时达不到98%。为了降低熔铸工段渣含锌,提高直收率,我就从降低渣含锌和减少浮渣产出率着手。”石效毅说话不紧不慢:“在长期操作中,我发现熔铸炉耙渣口没有坡度,在耙渣时往往会带出大量的锌液,当时浮渣含锌在87%左右。2008年2月,我提出改造耙渣口的建议,并组织人员重筑耙渣口,使耙渣口形成内低外高,耙渣时浮渣在炉门口停留片刻,使夹杂在浮渣内的锌液能回流到炉内。现在,浮渣含锌降低到84.5%左右,直收率达到了98.5%。仅这一项,每年就为公司多生产锌锭250吨。”
去年8月开始,石效毅将坩埚产出的等外锌,通过配料使等外锌变为0#锌,使等外锌每吨由当时价格12000元效益增加到0#锌每吨17000元左右;还有将电解产出的2#阴极锌片和1#阴极锌片通过配料使其变为0#锌,每吨增加效益600元左右;通过挑拣电解产出的碎锌(等外锌)杂质,冲洗筛选,将碎锌内含的铜、铁、铅金属与碎锌分离开来,再通过配料,使其由等外锌变为0#锌,每月产出约10吨0#锌,每月可多增加经济效益153500元左右。石效毅和他的团队也获得了“效益技术创新工作室”的美名。
“今年6月,因一期电解和二期电解的阴极锌片产量已达到170吨左右,但熔铸车间的工频感应电炉产能为123吨,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我仔细琢磨了铸锭机速度和控制铸锭机的设备,因铸锭机速度由变频器控制,在咨询了机电维修人员后,认为可以将变频速度重新设定调快。”石效毅介绍说,“我在分厂会议上提出这个方案,领导同意。在机电维修人员的帮助下,我将变频频率从45赫兹调到50赫兹。每小时生产锌锭从原来的6吨,增加到现在的每小时生产7.2吨锌锭,日产量增加30吨左右锌锭,月产量增加160多吨。”
石效毅,获得“首届豫光优秀员工”荣誉当之无愧。
(屈联西 刘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