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吴石川老先生之时,老人家已近耄耋之年。印象最深的一次见面,是老先生做完三次大手术康复没多久。“身体开了拉链啦!”老人爽朗地大笑,精神依然如故,自言又可以当空中“飞人”,再走遍全中国,再吃遍全中国。
他所说的“走”与“吃”,其实是行走在全国各地的五金机电市场。想当年,在他担任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会长的10年任期之内,全国的20多个省级的大型五金机电市场都是他参与谋划建设起来的。老先生卸下商会会长的担子后,业内对这位老会长一直青睐有加,因为老先生是他们流动的智囊,流动的“救火员”,流动的商机。
这些年的“飞”来“飞”去,走来走去,就沉淀下了这部50万字的《中国民间商会探索》,记录了老先生多年从事民间商会工作的点点滴滴。
上世纪90年代末,各行各业越来越壮大的民营经济开始需要自己的行业代言人,但是,全国的的五金机电行业却没有民办的商会。1997年,吴石川先生在68岁高龄之年,冲破种种阻力,发起筹备第一个五金机电业民间商会。
商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企业自治组织。然而,走没有人走过的路,路上旧体制的障碍、立法的不完善困惑等,一直困扰着商会发展之路。
即便如此,对商会本身的运作,吴石川却倾尽心血。他无师自通地坚持了“五自原则”,即人员自选、章程自定、经费自筹、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现在这一原则已是中国商会的通用法则,无此不能保障商会的民间性,商会的活力。可以说,吴石川先生无愧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中国民间商会探索者。
除了组织建设,吴石川先生带领商会走出了一条“政府搭台、行业参与、企业唱戏”,走“大团结、大联合、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之路。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岁月流逝,吹沙见金。由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推动的机电大市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林立,验证了吴石川用大市场促进资源大流通,以大联合推进产业大发展的思想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现在已成为各地五金机电行业最重要的商会发展模式。
10年的商会探索者的足迹是有序而扎实的,鉴于《中国民间商会探索》的史料价值,2011年4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民间商会探索》一书,首印3000册。出书后,老先生把一部分书赠送有关领导、海外商会和业界同仁,一部分书通过发行渠道走向市场。没有想到的是,本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根据图书发行部门收到的订单,出版社方面决定再版5000册。
10月20日,在成都西博会上,参加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的五金机电同仁早早把这5000本书抢购一空。
为什么被抢购一空?其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师者,授业解惑者也。”吴石川即是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业导师。《中国民间商会探索》就是一本五金机电行业的教科书。
为商者在书里可以见战略战术,可以见商德,甚至可以见商机;研究者在书里可以见民营企业家觉醒的公民思想,可以见中国商会的发展轨迹,可以见行业发展轨迹。
这位耄耋老人用自己毕生的智慧,开创了五金机电行业商会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但老人说,“书是商会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民间商会发展做些许铺路石的工作,深感荣幸,深感生活的充实。我愿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人还表示,要将这些义卖的善款成立一个行业慈善基金,帮助行业内有困难的人。就在书的义卖当天,一位家有困难的商会员工得到了善款的资助。
老人告诉记者,他又要“起飞”了,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的计划将联合内地、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及东盟各国的五金机电行业,完成涵盖亚太地区的五金机电商会的大联合,“能做的事太多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深深祝这位不愿伏枥的耄耋之骥!